第240章 三件禮法事(第3/3頁)

說罷又輕嘆:“也難為她了。在東宮事上,其余宰相不開口無妨,她不開口,旁人就背後多有言語,指她怨懟東宮。”

皇帝按著眉心:“那便如此吧。”

媚娘將丸藥化開遞給皇帝:“說起禮部——有一樁禮儀之事,我早就想改了。正好趁著禮部近來在重修太子大婚典儀的各細則,一並改了才好。”

說來,媚娘攝政三年,也是先抓政令人事,間或還要低調挑一挑將來可用的武將,在皇帝不會忌諱的情況下戳一戳兵權。

如今總算能騰出手來整一整禮法之事了。

而她第一件要改的禮法事,也正是跟兩個心愛的女兒相關的。

皇帝接過藥碗,隨口問起媚娘何事。

“關於公主出降的禮儀。”

事關掌上明珠,皇帝連喝藥的動作都停了,眼睛都亮了些:“媚娘給曜初挑好了人家嗎?”

今年定下太子妃之後,皇帝也想給女兒定親,只是一直挑不到合適的。

媚娘搖頭:“陛下,別說定下人家了,若不定下公主出降禮儀,我是舍不得曜初去受委屈的。”

皇帝不解:“誰敢給咱們公主委屈受?”

媚娘道:“近來我觀先帝諸公主出嫁舊例,見到一事。”

“先帝南平公主,下降於時任禮部尚書王珪之子。王珪以《儀禮·士昏禮》為戒,令公主親執笄,行盥饋之道,且受公主謁見。”

媚娘冷道:“若是曜初出嫁,遵行此禮,那不如留在我身邊!”

行盥饋之道,便是親自侍奉尊者盥洗及進膳。帝後疼愛女兒,在宮中都未曾讓女兒給他們行過什麽‘盥饋之道’。

皇帝聽過後搖頭道:“不會如此。當年情形不同。王珪海內名士,又是重臣。而且當時王珪在給四哥做老師。”

當時王珪為魏王師,先帝為教導兒子尊師重教,親口對魏王說過‘敬王珪如見朕’,以至於魏王李泰當時見了王珪都得先行禮。

“而南平皇姐,又非朕之嫡親姊妹,原身份和性子軟弱些。”王珪以‘禮法’令其行禮,也就行了。

而且南平公主也沒一直行禮——幾年後,王珪之子摻和進了李承乾謀反案被流放了,公主轉頭改嫁了。

“咱們曜初如何一樣呢?”

媚娘依舊搖頭道:“但有王家與南平公主舊例,就總有人覺得那才是‘恪守禮儀’,是公主‘賢德之舉’。”

“曜初將來不做,只怕還有人指責於她。”

“不如就借著這一回,直接令禮部重修完善公主出降的細則。”之前的禮儀中,就沒有明確規定公主次日見公婆,兩方該如何做的細節。

皇帝當即頷首:“好。”

又囑咐了一句:“這是要緊事,到時候朕也要過目。”

皇帝喝盡了藥後想了想,忽然又加了一句:“既然弘兒入了禮部,這件事就交給他。”

媚娘沉吟道:“陛下,還是交給禮部尚書吧,畢竟從前公主置幕府事,弘兒便覺不妥……”

皇帝打斷:“這不同。幕府之事,乃額外加恩於公主。此番,則是保皇室公主之尊。”

公主出降,與家族之間結兩姓之好不同。公主會帶給夫家駙馬都尉的官職,以及將來與駙馬之子的爵位。

皇帝將瓷盞擱在案上,發出清脆一聲響動:“哪怕他跟咱們這做父母的日益生疏。但朕不信,弘兒會糊塗到連妹妹們都不顧。”

要自己的親妹妹們去跪別人,服侍別人有什麽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