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陛下躺平了(第4/4頁)

媚娘道:“陛下還記得它捕獵前的樣子嗎?”

李治點頭,與媚娘雖是異口,然同時說出了一句話:“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猛獸將搏,弭耳俯伏。”[2]

媚娘在燈下笑曰:“既如此,接下來的日子,我陪陛下放松一二吧。”

*

自立太子國本安定後,朝臣們漸覺,皇帝似乎有些懶於政事了。

原本皇帝在朝上會細問細查之事,如今也都直接點頭,全然交付宰輔——甚至有種當年守孝不理政事的意味。

以至於如今政令皆出自三省。

說是出自三省,其實出自一人——

中書省負責擬成詔書(長孫無忌與柳奭為中書令親擬)——門下省審查封駁詔書(於志寧來審自然不會駁回)——尚書省去執行(褚遂良不折不扣去按長孫太尉的意思執行)。

原本三省該互相牽制,如今卻直接閉環了,還有別人什麽事?

其余朝臣也罷,怎麽都是當差。

然李氏宗親怨聲載道頗為不忿。

皇帝登基這三年來,一直厚待宗親。

先帝周年時,皇帝還給所有叔王姑母兄弟姊妹都加了食邑。凡有年節更有嘉賞,宗親若有不法事,皇帝能從輕處置也都從輕而決。

可如今,皇帝忽然撒手不管了。

宗親們就覺得,簡直要被長孫太尉欺負死了!

尤其是之前與長孫太尉關系不佳的李道宗等人,覺得現在於朝上說話,就像是空氣一樣。

從位高權重,變成說話無人理會,實在是難受。

宗親多有上書,甚至直接去面聖者陳情者。

然而全都石沉大海,皇帝甚至跑出宮玩去了——

先帝在時,皇帝為追思生母文德皇後,起大慈恩寺,並請玄奘法師主持寺務。

今歲春時,玄奘法師曾上書請建一高塔,用於存放他從西域帶回來的貝葉經文並舍利子等物。

皇帝允準。

此時正好塔成,皇帝便出宮去大慈恩寺為先帝與文德皇後祈福,並為此塔賜名‘雁塔’。

且不止去一次,而是常出宮與玄奘法師談講佛法。

朝臣們愕然:陛下怎麽直接蹦到先帝晚年狀態去了!

還是長孫太尉勸過,皇帝雖有孝心屢往大慈恩寺祈福,但佛法易移性情,還當適可而止,皇帝出宮次數才少了些——

等皇帝減少出宮次數時,已至永徽三年十一月。

皇帝當朝下旨,詔各宗親(濮王李泰因病除外)皆入京同過新歲,以便來年正月大祭昭陵。

臘月,各州宗親漸至長安。

誰料,還未到新歲,朝上便有石破天驚一大事——駙馬房遺愛首告其妻高陽公主謀反,欲與人同擁立荊王李元景為帝!與之同謀者多為宗親,諸如駙馬都尉薛萬徹,平陽昭公主之子兼駙馬柴令武等人。

皇帝聞言驚痛傷懷:“朕之血親怎會如此!”太尉於旁冷曰:“宗親中多有不臣之人,陛下務必細察重審之!”

帝實傷感不忍聞,此事一任太尉。

長孫太尉雷厲風行,房遺愛所告者,皆沒入大理寺親審。

冬日京中,一片肅殺。

*

五日後的大朝會。

姜沃只覺得腦子亂的嗡嗡的。

今日朝上——

長孫無忌歷數謀反人士,從罪證確鑿的李元景薛萬徹,一直牽連到只是與高陽公主等人有往來的吳王李恪與江夏王李道宗。

後兩者哪裏肯認,只在皇帝跟前喊冤:都是宗親,哪裏能沒有過來往!分明是長孫無忌把持朝綱,蓄意連坐構陷李氏宗親!

見長孫無忌被圍攻,褚遂良自要站出來,道心有不軌把持朝綱的分明是李道宗,他曾掌兵權在軍中頗有聲望,卻還要舉薦門下省侍中宇文節,妄圖涉三省事。

驟然被點到名的宇文節,剛站出來自辯了兩句與江夏王無過密往來,就被人的叩首聲打斷。

轉頭一看,居然是劉洎之子劉弘業出來叩首喊冤道:當年其父劉洎為褚遂良所誣陷,如今他已有證人,請皇帝為其父洗清冤屈!

此語一出牽連先帝一朝舊事,朝上爭辯聲更多——還有與韋思謙交好的禦史趁機拍磚想撈好友回京,就煽風點火道:“若褚相曾冤從前劉相,未必不冤旁人!還請皇上再查韋思謙被貶之事。”

而當年同隨先帝親征高句麗的李道宗,忽然想起一事,再次劍指長孫無忌:“當日褚遂良誣告劉洎,長孫太尉為其作保!不知又是何心!”

長孫無忌大怒:“事涉謀逆者安敢言此?!”

……

看朝上熱鍋鼎沸之勢,姜沃手持笏板立在當地,腦子裏只剩下一句話:啊,整個晉西北亂成一鍋粥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