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如沐春風(第2/4頁)

*

長孫無忌只見年輕的皇帝避開了自己的目光,語氣有些躲閃道:“朕不知道太尉在說什麽。”

長孫無忌再加重一點語氣:“陛下去感業寺了不曾?”

皇帝這才訝然道:“舅舅如何得知?”又惱道:“是朕禦前的人嘴這樣不嚴?朕回頭就把他們都發落了。”

長孫無忌攔住皇帝:“陛下不必錯怪旁人,既出宮去就有痕跡,臣自知。”

皇帝這才低頭半晌不語,少頃才慢慢開口,似有些羞赧,卻也帶著些少年人賭氣似的堅定:“舅舅,朕是要將人接進宮來的。”

“舅舅能不能幫幫朕。”語氣軟了下去。

長孫無忌板了好一會兒臉,才在皇帝的目光中道:“這回臣為陛下名聲計,替陛下遮掩一二,以後再不可犯了。”

說著遞上太史局的公文:“便只道是從宮外尋個命格合宜的人伺候陛下吧。”

見皇帝看過後就松了口氣似的笑道:“多謝舅舅。”

長孫無忌不由搖頭:唉,到底是少年人心性不定,宮中名正言順的嬪妃宮女不喜歡,偏就貪戀新奇。

又肅然道:“此舉不過稍掩人耳目罷了。到底連人的名姓都未改,實情如何,也瞞不過有心人去。臣此舉,也是讓陛下心裏有個警醒。”

以長孫家的勢力,若要把那武才人徹底換個名姓身份進宮,也能做到。

但長孫無忌沒這麽做,生怕給皇帝養成習慣,以為想要個什麽人,都能改個身份入宮。

於是跟皇帝重申,此事再不可犯。

皇帝點頭:“舅舅說的,朕都知道了。”正好,他也不需要媚娘換個身份進宮。

她本姓武,本就是掖庭的才人,他們如此相識,也就會如此走下去。

長孫無忌倒沒有接著立刻跟皇帝提起褚遂良之事,而是再次嚴肅叮囑了幾次皇帝再不許胡鬧後,就離開了。

等大理寺查過此事,上稟請聖人裁斷時,再說情也來得及。

不然,倒似他拿著私情兒女事來威脅皇帝似的。

*

兩日後。

紫薇宮。

王皇後看著坐在下頭,請過安還不肯走的蕭淑妃就心煩:“你到底要說什麽?”

她都自請禁足不出門了,結果蕭淑妃還非要來給她請安,讓她不出門也沒個清凈。

“皇後娘娘可知,陛下接進宮一個人?”

皇後點頭:“皇帝已派人來傳過話了,有一位新人入宮——據說是八字跟皇帝很合宜,為聖躬安康才選入宮服侍陛下的,給的是婕妤位。”

在王皇後看來這是尋常事。

大唐並沒有什麽集中年度選秀。皇帝宮裏嬪妃來源就那麽幾種,要不是禮聘大家出身的女子,要麽便是采選民間良家女,選好了接進宮就是了。

已經出了先帝周年,皇帝後宮本該進人了。

上回她母親柳氏進宮還說起,若是她在宮裏挑不到合適的宮女,家裏就替她去外面尋摸些資質好的良家女。

蕭淑妃就神神秘秘道:“可不是什麽新人!娘娘可知那人是什麽身份?”

皇後因在自請禁足,又怕皇帝發落隸芙,故而也不讓隸芙出門,確實很多事不知道,見淑妃一臉神秘,也好奇起來:“是什麽身份啊?”

淑妃卻嘆了口氣吊胃口道:“唉,聽聞這位的身份,妾才知為何陛下去年七夕做了那麽一首詩了——”

蕭淑妃還有感情的朗誦了兩句:“促歡今夕促,長離別後長。輕梭聊駐織,掩淚獨悲傷。”[1]

她原是來給皇後拱火的,然而說著把自己也給弄酸了:“唉,可見陛下上心,那樣的身份,都非要把人弄進宮。”

皇後見她又是背詩又是感慨的,不由惱了:她現在最煩的就是讓她猜猜猜的謎語人好不好!

忍皇帝是沒辦法,難道還要忍你。

於是王皇後立刻就發作起來:“知道你就說,不知道你就出去。”

倒是把蕭淑妃嚇了一跳,

皇後原本就直性子她知道,但也沒有這麽火爆啊。

見皇後下了逐客令,她也不敢再賣關子了,直接道:“是先帝年間掖庭的武才人呢。皇後娘娘您說,這離不離譜!”

蕭淑妃拋出這個重磅消息,果然見到王皇後和她身後形影不離的宮女隸芙一起愣住了。

驟然聽到這種消息愣住是應該的,但接下來主仆兩人的神情就讓淑妃看不懂了——只見兩人愣過後,居然露出一種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表情。

蕭淑妃:?

“皇後娘娘……”

“淑妃退下吧。”皇後毫不客氣再次下了逐客令。

蕭淑妃帶著滿腹憋悶走了,終於體會到了遇到‘謎語人’的痛苦:你們到底明白了什麽啊!

待蕭淑妃走了,王皇後才轉頭跟隸芙抱怨道:“以後再不要給那個姓程的宦官送錢了,這消息也太不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