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太子的經驗(第2/7頁)

拜過後,李治跪在蒲團上轉頭問道:“哥哥……你要單獨跟母後說說話嗎?”

李承乾點頭,語氣也是李治很久未聽過的平和:“雉奴去外面等等我,好不好?”

李治指著院中:“好,我在外面看花。”他退出來後,示意魚和把殿門關上。

木門厚重,魚和與小山兩個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把門關上。

凝英殿既然是皇帝特意選了為亡妻停置棺槨之處,自然風景極佳。院中景致花草也多如當年長孫皇後宮中,李治看來莫名的熟悉親切。

李治坐在石凳上,看春日海棠與蘭草。

他看了一會兒花,又仰頭去看天上的雲。

九嵕山的空氣極清爽,連雲似乎都比長安城中看到的輕盈潔白,在湛藍的軟乎乎地漂浮著。

*

小山悄悄飛奔出去,問此處的宦官要了一張竹躺椅來。

他‘哼哧哼哧’搬進來,問道:“王爺要不要躺一躺歇歇。山裏涼呢,久坐在石凳上只怕受了寒氣。”

小山最會察言觀色,見李治仰頭看雲,生怕他看久了脖子疼。

既然要看雲,最好當然是躺著看嘛。

果然李治點頭。

小山拿出趕緊的一套披風來,鋪在躺椅上:“那宦官說是新躺椅,之前絕沒人用過的,王爺放心。”

李治的目光梭巡過院落,很快選定了一個最好的地方,躺下來看雲,看了一會兒就對小山道:“再去搬一張來。”特意囑咐:“也要新的。”

太子哥哥打小就沒用過人的舊東西。

李治看他們擺好躺椅,就道:“今夜要在這裏的燕息殿住一夜,你們先去收拾我帶來的那些東西——叫侍衛們都遠遠的守著,一個都不許靠近這邊。”

一個時辰後,門才被打開。

李承乾的面容跟進去前一樣平靜。

李治坐起來,帶笑拍了拍身邊的躺椅:“大哥快來,這有一朵要飄走的魚一樣的雲。”

李承乾當真走過來,兄弟倆躺在竹椅上並肩看雲。

海棠花葉間漏下來的陽光,細細碎碎灑在他們的肩上面容上。

李承乾的面色,叫太陽一照,越發顯得素白。

李治伸過去捏了捏李承乾衣裳的厚度:“哥哥,你冷嗎?”他倒是不冷,但李承乾明顯是身體不太好,看著瘦了那麽多。

李承乾反握了下他的手。讓李治欣喜的是,兄長的手很瘦卻依舊有力量,也是溫熱的,是曾經手把手教他射箭的手:“不冷,雉奴也不冷吧?”

李治認真對兄長點頭:“不冷。”

真好。

他與哥哥呆在一起,阿娘在身後看著他們。

與十年前一樣。

*

兩人就這樣躺了大半日,看了白雲,直到日頭開始西斜。

在微微發紅的夕陽中,李承乾忽然坐起來,認真道:“雉奴,我有話要囑咐你。”

兄長要訓話,李治下意識就站了起來,垂手恭敬道:“兄長請說。”

李承乾看著垂手站在眼前的小九兒。

其實挺早的時候,他就想過,他這個樣子做不成太子,那父皇這麽多兒子,誰能接過江山?當然,甭管是情感和理智,李承乾都早把李泰從他的腦海中踹了出去。

不過他要為自己申辯一句,排除李泰不光是因為厭惡的情感。李承乾覺得李泰不能接手大唐江山最重要的一點是——

世家!

李承乾是一直看著父皇如何一點點打壓、甚至是打磨世家的。

但李泰跟世家走的很近。

他的文學館裏絕大部分都是世家子不說,朝中擁護魏王的朝臣,也多半是世家官員。

只是李泰會做樣子,他知父皇對世家的忌憚,所以他跟世家子走得近,理由並不是對方的出身和家族,而是對方‘文采學問好’,是個難得的‘才子學士’。

然而,絕大多數的人可都是先出身世家,才能有機會成為‘才子學士’的。

不是李承乾帶著仇恨濾鏡看不起李泰,而是父皇可以對世家又拉又打又用,整的服服帖帖的,李泰卻做不到邊用邊壓得住世家。

倒是雉奴,一直跟逃離家族的崔家子關系很好。平時言談間,對世家也頗不以為意,哪怕他定了個太原王氏女的王妃,李承乾觀他都很少跟王家走動,甚至……不知他感覺得對不對,雉奴似乎因王妃出身王家,有點隱約的不高興。

只對世家的態度上,李承乾覺得,雉奴遠比那只綠肥鳥強。

可惜雉奴還有些年幼且性子太軟。庶弟中倒也有幾個還好的,但李承乾情感上,當然更偏向雉奴。

這兩年來,他雖然一直在東宮‘閉門思過’,人出不去,消息還是能進來的。

他是從薛延陀之事後,才確定,雉奴不只是個柔和性軟的孩子,他也是個有眼光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