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反叛證據(第2/3頁)

那張紙被扔出來之後在空氣中緩緩飄蕩幾下,隨後便落在了地上,群臣湊過去一看,紙上只寫著兩個字:青鵝。

除此之外看不到任何信息。

李月辰也湊過去看了一眼,看起來確實是裴炎的字跡沒錯,但就這倆字能說明什麽?

其他大臣也跟李月辰表情差不多,都是一臉疑惑,不知道其中代表什麽意思。

或許是某種暗號之類的也說不定……但不管如果,這種時候往揚州送信這件事情本身,已經足夠成為有謀反之心的理由了。

被兩個千牛衛架住了胳膊的裴炎擡起頭,看似委屈的說道:“臣,無話可說。”

鳳閣舍人劉景先站出來行禮道:“天後,炎乃社稷元老,有功於國,悉心奉上,天下皆知……不可能反的啊!僅憑此二字,實在是……”

“哼!”

武則天冷哼一聲,轉身又往珠簾後面走去,一邊走一邊解釋道:“青字拆分,為‘十二月’,鵝字拆分,為‘我自與’,多余的,不必朕多說了吧?”

群臣皆不做聲,李月辰也感覺這解釋有點牽強了,就跟腦筋急轉彎似的。

但仔細想想,古人不懂摩斯密碼,也沒有系統的密碼學,這樣設計暗語也實屬正常。

不過很可惜,碰上了老媽這個對文字有深刻研究的人,她不但喜歡研究文字,還喜歡自己改造文字,對她而言,看破這個也是很簡單的事情。

說完了話,武則天又回到了珠簾後,緩緩坐下,隨後繼續宣布道:“裴炎,暫且由皇家暗衛收押審訊!李敬業,削去承襲的英國公爵位,貶為庶人!收回其皇室賜姓,以後扔以徐敬業稱之。其祖掘墓砍棺……”

這個時代這種毀墓情況還是比較多的,算是一種報仇或者是懲罰手段。

不過這一點李月辰從小一向看不慣,總感覺這種挖人祖墳的事情實在有點太過缺德。

正想著怎麽樣說服老媽收回成命的時候,突然看到珠簾後的武則天向她看了過來,微微眯了迷眼睛。

李月辰微微一愣,馬上反應過來,這可能就是老媽說的機會了。不但能給公主豎立一個不錯的人設,同時也能派去平亂。

於是李月辰馬上起身道:“天後,此舉不妥!”

群臣微微扭頭,悄悄觀察過來,平時在朝堂上一向不發言的太平公主今天居然說話了,真稀奇啊。

“哦?為何不妥?”武則天扭頭反問一句,微微皺著眉頭,表現出一副很不滿的樣子。

李月辰行禮道:“徐敬業雖謀反,然英國公無論是在太宗朝還是先帝時期,都為大唐立下不少功勞!自古以來,都是父債子償,不該因兒孫之錯,而否定英國公當初的功績……”

聽到公主的話,群臣點點頭表示贊同。

她的意思很簡單,徐敬業犯錯,該殺就殺,該罰就罰,但不能因此否定其祖先對大唐的功勞!

不管兒孫怎麽樣,李績,永遠都是大唐的功臣!

武則天皺著眉頭:“既然如此,此次謀反如何處置?”

“兒臣願前往平叛!”李月辰行禮回答,“定將反賊一舉拿下!”

“好!”武則天站起身,朗聲道:“那便封李月辰為江南道行軍大總管,左右監門衛將軍令狐智通,邱神績為副,領十萬大軍平叛!”

“回天後,十萬人行軍太過緩慢,兒臣只要五萬人即可!”李月辰回答道。

武則天皺了皺眉頭:“好,依你!”

叛軍有十萬之眾,而公主決定只帶五萬人去平叛,聽起來有些兒戲了。

不過在場的大臣們卻沒有人懷疑公主的能力,這場戰鬥,徐敬業肯定是完了,就是不知道他能堅持多久的問題。

哪怕到了現在,大唐還要不少人都認為那手榴彈是一種道術,而不是武器。

徐敬業對這個應該只是聽說過但沒見過,這次肯定是要玩完了。

……

雖然裴炎已經被拿下了,但接下來的祭祀活動之中李月辰也沒有放松警惕,幾乎全程都在母親身邊,防止出問題。

群臣也不會懷疑什麽,本身她是公主,又是軍方大佬,站在天後身邊屬實正常。

如今的盧舍那大佛已經徹底完工,跟後世那純粹的巖石雕像不一樣,這個時期的盧舍那大佛是有顏色的!

看起來就好像身穿綾羅綢緞的金身佛像一般,在陽光下似乎真的能看到腦袋後面有個彩虹色的光圈。

整個祭祀活動都非常平穩,沒有出現任何意外。

中午,天後在伊水東岸宴請群臣,高台上的祭司戴著面具,帶領著手下不斷敲擊著腰上掛著的羯鼓。

這種鼓兩頭大,中間細,看起來有點像空竹。

小號的一般都是在掛在身上,用有敲,大號可以更軍鼓一樣大,用鼓槌來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