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老爹的教育

“公廨錢?”李月辰扭過頭,這玩意兒她是一點都不清楚。

看到她一臉疑惑,宣城公主解釋起來:“此物說起來就是……”

聽著她的解釋,李月辰大概明白了這是什麽意思,不過與此同時,眉頭也逐漸皺了起來。

公廨錢,簡單地說,就是朝廷出本錢,向民間放高利貸。

衙門裏面有一種職位叫做“捉錢令史”,通常來說三省六部裏面各有九人。

這些捉錢令史一般都是民間富戶或者是商人,朝廷給他們五十貫左右的銅錢,強制性讓他們每個月上繳四千兩百文的利息,差不多百分之十。

這筆錢不管他們是拿去放貸還是做生意甚至放家裏都無所謂,只要每個月能上繳利息就行。

如果做得好,朝廷會許以官職,從商人變成官員。

在宣城公主解釋的過程中,上官婉兒也提前翹班回來了,然而剛剛進門,就看到李月辰眉頭緊皺。

隨後“啪”的一聲,一掌拍在桌面上,直接在桌面上砸出一個窟窿!

“簡直是胡鬧!”李月辰低喝一聲,甚至讓旁邊還沒徹底說完的宣城公主都嚇了一跳。

李月辰是真沒想到,朝廷居然還有這種制度。

這玩意兒說是高利貸都算好聽的了,說直白一點,這就是朝廷對民間赤裸裸的訛詐!

表面上這似乎是在讓商人富戶出錢,可這時代的老百姓都是文盲,哪能玩的過精明的商人?

商人商人,怎麽可能讓自己吃虧?

這筆錢最終還是要放到民間去,任由百姓來承擔!

更重要的是,如果李月辰是個商人,肯定會趁著這個機會將自己的錢也放在其中,借著官府的名義收取高額利息。

反正有官方撐腰,還不了錢就扔大牢裏面去嚴刑拷打!就算死了都沒用,子女接著還!

連她這個不懂金融知識的運動員都能瞬間想到這一點,這個幾乎子承父業時的時代,那些世代行商的商人能想不到?

再說了,商人的錢也是錢啊,人家不偷不搶憑本事做生意,就要被官府強制性下發高利貸,莫名其妙的背上了債務,自然不會開心。

當然或許會有開心的,捉錢令史只受本衙門管轄,就算犯了法,地方官府也無權處罰。

說直白點,這就是等於給了司法特權,就算犯了法,只要能完成指標,跟上官搞好關系,往往能在地方上成為實際上的土皇帝!

李月辰皺著眉頭,她是真沒想到唐朝時期居然還有這種制度!

或許對於先帝,或者老爹李治以及老媽武則天這種實權皇帝還能鎮得住場面,讓他們不敢太過分。

可一旦換了一個喜歡揮霍的昏君皇帝,絕對會成為一種災難!

最關鍵的是,這項制度居然在高祖建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期間有想過廢除,但最後都保留下來了。

看到李月辰突然發脾氣,還將桌面砸了一個洞,安福殿裏陷入了一片安靜之中。

說到底,平時李月辰總是一副萌萌噠的模樣,但上過戰場,親自殺過人的人,跟普通人終究是不一樣的。

尤其是生氣的時候,總能讓人感到遍體生寒!

李月辰突然起身,冷冷撂下一句:“我出去一趟!”

安福殿李曼其他人都沒有說話,李月辰也沒有指望她們回答,自顧自的往出走。

已經從剛剛的驚嚇中回過神的上官婉兒突然開口道:“殿下還是不要去了!”

“婉兒!”旁邊的鄭氏連忙低喝一聲,伸手就要去捂她的嘴巴。

不過卻被她躲開了,她兩只大眼睛看著李月辰,語氣溫柔而堅定:“婉兒鬥膽奉勸殿下一句,去仁壽殿理論之前,可否想想,天皇與天後皆為賢明之人,如何不知此乃惡政?但為何仍不廢除?”

“夠了!”

旁邊的鄭氏再度低吼一聲,隨後連忙將她擋在身後,對著李月辰直接跪下,腦袋“哐”的一聲磕在地板上:“這孩子年歲還不大,望殿下恕罪啊!”

李月辰當然不至於因為她頂撞自己就對她怎麽樣,不如說,反而因為這一句勸告冷靜了很多。

她皺著眉頭想了想,對鄭氏擺了擺手道:“好了,起來吧!”

隨後又轉過頭道:“阿姊,把往年公廨的賬目跟我說一下。”

宣城公主對數字一向很敏感,想了想之後,便緩緩開口:“京兆府與河南府,每年大約三百八十萬錢;太原府大概兩百七十萬;大都督府……”

聽著宣城公主的匯報,李月辰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按照這份數據算下來,這公廨錢還在每年的稅收之中占著不小的比重。

長安與東都兩地每年居然能上繳三百八十萬錢,也就是三千八百貫。這個數字是李月辰沒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