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報紙即將發行

其實李月辰對留名青史的興趣倒不是那麽大,但是出於某種惡趣味,還是希望留下一些東西來給未來人造成一些驚喜的。

畢竟王莽那家夥是根本沒有留下確切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身份,但是自己就不一樣了,最起碼也要在將來的墓室裏面畫一個狗頭,或者是做個電腦模型來證明一下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雖然這個發現說不定會直接改變未來的科技樹,不過……現在的歷史已經跟原來徹底偏離了,未來更加偏離也無所謂了吧?

在思考著呢,突然有個小太監來到安福殿,通知說老爹讓過去一趟,李月辰起身穿上木屐,讓小荷在後面撐著傘去了仁壽殿。

一進門,李治就一臉笑意的招招手:“來來來,辰兒快過來!”

看到他似乎心情很好的樣子,李月辰忍不住問道:“阿爺看起來很開心,可是有好事發生?”

李治點點頭:“好,實在太好了!”

老媽在旁邊也一臉笑眯眯的:“辰兒你現在可是一朝成名天下知啊!”

“啊……其實孩兒倒是挺困擾的。”李月辰咧嘴露出一個略微有些難看的笑容。

“可是那要給你立廟之事?”李治擡起眉毛問道。

李月辰點點頭:“想想就感覺很不適應。”

“這等事情,不可能完全杜絕。”李治笑了笑,“東都和長安可能好,但是在其他偏遠州縣之地,天高皇帝遠……”

後面的話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意思已經不言而喻。

李月辰搖了搖頭:“無所謂,反正孩兒自己看不到就好。”

老媽在旁邊坐了下來,輕輕將袖子一擺:“你接下來打算如何做?”

“去年已經讓司農少卿派人去找其他地方的稻種了,看看產量能否進一步提高。”李月辰回答道,“糧食是永遠不嫌多的。”

“為娘覺得,這計劃還是放緩一些比較好。”武則天突然說道。

李月辰很疑惑的擡起頭,表示不懂:“這是為何?”

“你想,如果每年大豐收,糧價勢必暴跌,到時候對於以種地為生的農民來說,好事豈不反而成了禍事?”武則天反問道。

這算什麽問題?李月辰一臉懵逼。

“阿娘,這根本不是問題啊。”李月辰回答道,“只要皇室下令保護糧價就好啊,農民們賣不掉的糧,國家以一個最低價收購,保證他們不會賠錢便好了。”

這番言論反而讓武則天聽不懂了:“皇室收那麽多糧食有何用?”

李月辰挑了挑眉毛:“做任何事情都好啊,可以儲存一部分,防止萬一哪裏再有天災便可賑災。另外一部分可以拿來維持監門衛之類軍隊的開銷,孩兒那工坊日後越做越大,也會需要更多人,招聘來的人,也需要吃飯不是?”

“這……”

說實話,一開始武則天還真的沒想到這個問題,扭過頭看向自己的夫君。

老爹李治也是微微一愣,不過很快就想明白了這個問題。

說到底,古人並不是傻,只是認知不廣泛而已,很多事情,只要稍微一點,就能馬上想明白。

誠然說這樣的辦法確實會讓國家的開銷增加不少,但同樣的,對方風險的能力會更加提高!

想明白了的李治突然咧嘴一笑,搖搖頭不再說話了。

武則天也明白了他的意思,轉而跟女兒聊起了其他一些有的沒的。

李月辰看看沒自己的事兒了,也沒繼續多待,看看時間差不多了,便起身告退。

女兒離開之後,武則天嘆了口氣:“如此下去,恐怕有些人要坐不住了。”

“無礙!”

李治一臉無所謂的表情:“辰兒說到底只是一個公主而已,盡管放開鬧騰就好。”

……

走出了仁壽殿的李月辰則是思考著另外的事情,剛剛她還有其他的話沒說完。

糧食多了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逐步將現在的府兵制度改為募兵制度。

李月辰幾年前就開始經常溜進朝堂聽政了,而且去仁壽殿的時候,有時候膩在老媽身邊,也能看到奏折裏面所寫的內容。

現在基本全國各地都有浮逃戶現象發生,而且這麽多年看起來似乎有逐漸增加的跡象。

雖然這種跡象還並不是特別明顯,但是很顯然,如果任其發展下去,總有一天府兵制度會徹底崩潰。

而且仔細想想唐明皇時期的安史之亂,雖然不確定那是否是因為府兵制度崩潰的結果,但至少在歷史上來說,到了那個時期大唐確實出問題了。

所以倒推一下,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府兵制度已經沒辦法堅持太久了。

既然決定要為這個時代的人做些什麽,那軍制的改革就勢在必行了。

李月辰想了想,或許將來老媽當了皇帝之後,可以請求她給自己個軍隊職位什麽的,然後著手開始改變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