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封號還是道號(第3/3頁)

旁邊的李月辰聽到這話心中大驚。

什麽玩意兒?雖然早就想到了我就是太平公主,但是這太平難道不是封號嗎?怎麽是個道號?

旁邊的武則天倒是一臉贊同的點了點頭:“陛下所言極是,辰兒希望大唐太平,本宮與陛下也希望她同樣太平,便就此定下吧。”

沒有人詢問李月辰本人的意見,這太平的道號就這麽定了。

李月辰其實對此也沒什麽意見,一個道號而已,叫什麽隨便吧。

只要不是什麽類似“帝國的絕兇虎”這類中二名稱的話,叫什麽其實都無所謂。

這可不是杞人憂天,李治和武則天這倆老年中二病,說不定真能幹出這種事兒來。

這件事情說白了也就走一個過場,她也用不著去道觀裏面。

大明宮裏面就有三清殿,供奉著道家老君,以後每逢朔望之日去裏面上個香,念念道經就好了。

不過為了儀式感,李治還是當即下令讓尚衣局給她制作了道袍。

李月辰不清楚原本歷史上的太平公主是怎麽樣的,但至少現在,她已經名義上成了一名道士!

而且還是李淳風的徒弟!

……

十天後,消息傳來,薛仁貴為了不讓手下將士白白送命,與吐蕃議和,準備回朝。

李治命令新任禦史大夫樂彥瑋帶人去接應,然後直接將薛仁貴,阿史那道真以及郭待封押送回來。

為安西百姓感到擔心的李月辰又跑去旁聽了。

這次的戰爭很慘,出去的時候有十萬大軍,如今回來的,卻已不足一萬。

而且大多數都已經身受重傷,甚至可能落下終身殘疾。

這場戰鬥,實在太慘了。

站在屏風後面的李月辰想要做點什麽,可是擡起自己一雙白嫩的小手看了看,最終只能無奈的放下。

或許是不願意讓女兒看到自己大發脾氣,李治並沒有在朝堂上大吼大叫。

只是咬著牙,裝作一臉平靜的宣布將薛仁貴三人全部廢為庶人。

這樣的處罰不可謂不重,但是聽到他們的匯報,李月辰也忍不住在心中思考。

這次戰鬥,不僅僅是郭待封的問題,而是從決策開始就全部失算了。

但李月辰覺得,事情不應該這麽處理。

薛仁貴為國家立下過汗馬功勞,此前一直保持著不敗神話。

若是以為一次戰爭失敗就要面臨這種處罰,實在有些太過分了。

不過她同樣知道現在李治正在氣頭上,所以也不敢瞎說什麽。

還是那句話,這個時代,天大地大,皇帝最大。

只能是等李治消消氣之後才說這些事情了,否則的話別說求情,恐怕就連自己這個受寵愛的女兒也會連帶一起教訓。

但是今天這個事情,讓李月辰覺得,或許,自己應該做些什麽了。

等自己長大了,或許可以做點什麽於國於民都有利的事情,讓這大唐盛世,多延續一些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