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殺瘋了(第4/7頁)

塗妃見此情景,目光閃了閃,意識到自己可能發現了某種秘密,她並沒有出聲,而是暗暗決定之後便將這一情況告知族中狐王,狐王自會查個分明。

陳太微一入殿中,便見神啟帝摔躲在長榻之後,如臨大敵。

殿內彌漫著金光,儒家的浩然正氣沖散了宮殿之中若隱似無的妖狐之氣。

柳並舟的身影如水中倒影,出現在半空之中,雙手交疊,躬身面向神啟帝。

“……”陳太微身上冷凝的氣息一滯,接著啼笑皆非。

七百年前,四哥何等英雄、何等豪傑,誰能想到,七百年後,他的後代血脈之中竟會出了如此一個草包皇帝?

他眼波流轉之間,目光裏露出譏諷,接著雙臂往胸前一抱,站在一側看戲。

“國師,救朕——”神啟帝一見他來,如看到救星。

但下一刻,他想像中的攻擊並沒有到來,柳並舟看向神啟帝,接著道:

“此乃大慶危急存亡之時,面對這樣的局面,我認為……”

他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他認為先前鎮魔司抓捕的妖蠱者並非完全妖邪,極有可能只是暫時受了妖蠱的影響,神智受了蒙蔽。

他們妖氣侵入肺腑,做出了傷人之事,隨著時間的流逝,有很大的機率恢復正常,神啟帝貿然大量殺人,有傷天和。

被斬者含冤枉死,心藏怨氣,死後不甘,可能怨氣會作祟,為大慶帶來危機。

因此他建議神啟帝網開一面,停止殺人的舉動,以觀察後續。

若這些人逐漸恢復清醒,希望神啟帝釋放無辜者,使他們回家與親人團聚;若這些人仍受妖氣影響,則繼續關押。

二、‘河神’將會在七月十五日到來,那一天是傳聞之中鬼門大開的日子,陰氣最盛。

‘河神’本乃妖邪,陰氣對‘他’來說如虎添翼,到時一旦進入神都城中,後果不堪設想,所以他想請神啟帝主持祭祀之儀,請出小皇帝,借護國神龍之力,一並守護神都城。

而第三點,也是柳並舟今日前往皇城的主因。

‘河神’來勢洶洶,其勢極難擋,為免造成無辜的傷亡,他希望皇帝出面,借鎮魔司、刑獄司,以及城中五城兵馬司的力量,將城內大部分的百姓遷走。

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事。

此時的人講究落地生根,許多人祖祖輩輩皆居神都,身家性命都在此地生活,且普通人未經教化,思想固執,天性之中存在僥幸心理,恐怕認為事情如此之大,必有朝廷會出面解決。

因此若好聲好氣呼籲,大部分人未必會走,但如果朝廷出面,強迫眾人遷移,此事便容易許多,八天時間必能避免不少的傷亡,也能減輕柳並舟的壓力。

他提出這三點之後,等著神啟帝的回復。

先前還膽顫心驚,以為他強闖宮城欲行不軌之事的神啟帝回悟過神,聽他說完,見自己摔落在地,滿身狼狽。

周圍有宮人、有馮振、有塗妃、陳太微等人,自己先前大呼小叫,醜態畢出,全無帝王威儀。

神啟帝心中大恨,眼中殺機閃爍,怒聲道:

“大膽柳並舟,你是不是仗著異術在身,便強闖宮門,肆意妄為?”

他厲聲喝斥:

“你不過南昭一老儒,既無功名在身,對國亦未有功勛,以為修成大儒,便不將大慶、不將朕放在眼裏!這是死罪!”

‘嗤。’

陳太微看足了全程,突然發出笑聲。

偌大殿中原本靜得落針可聞,宮人、內侍見神啟帝發怒,俱都瑟瑟發抖,低垂下頭不敢出聲。

年輕的國師這一聲笑落入眾人耳中,所有人都聽得分明。

當值的宮人、內侍雙腿一軟,跪倒在地。

神啟帝備感羞恥,心中殺意更盛。

他此時不止是對柳並舟生出殺意,更對陳太微恨入骨子裏。

“大膽陳太微……”

“子厚,何必呢?”陳太微並沒有將神啟帝的憤怒放在眼中,他只是偏頭看向已經年邁的柳並舟,借著他的臉,想到了當年那位與他有短暫交集的張饒之。

那倒是一個人物,聰明、儒雅,且身上有讀書人少有的果決,倒與他記憶中的張輔臣頗有幾分相似。

當年他得知張饒之是張輔臣的後代血脈,心生興趣與此人交往,也結下了一段淵源。

可惜他也明白,自己的尋找,可能只是如鏡花水月,他所見的人縱使與當年的故人有交集,可往事已經無法追憶。

他只是還無法真正放下過去,試圖借著這些事,尋找七百年前的那些美好回憶而已。

張饒之再好,可他也不是張輔臣。

意識到自己的舉動只是徒勞無功,他沒有再與張饒之深交,只是見過兩回面,也願意賣他一個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