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再預知(第4/8頁)

“其一,是城中一部分人受妖蠱影響,失去理智,暴起傷人。”

“其二,是權勢相爭,導致朝中分為兩黨,許多事朝令夕改,下頭的人不知聽誰命行事,辦事效率也低。”

他一生受楚家限制無法入仕,但他雖處低位,但才華非凡,見識也不低。

此時他一開口,眾人的視線便都落到了蘇文房的身上。

姚守寧也向姨父投去了好奇的目光。

自他入神都以來,行事低調,並不多言語,此時在關鍵時刻說話,一開口就引人注意。

蘇慶春站在父親身後,他還不大習慣被人這樣注視,見到眾人俱都轉頭看來,面露羞澀,往父親身後擠了擠,將頭低了下去。

蘇妙真倒是神色鎮定,但眼神之中卻透出為父親驕傲的神情。

“你說得不錯。”柳並舟點了點頭,看向蘇文房:

“這是導致目前困境的兩點主因,你可有什麽辦法解決?”

他雖說是問話,但姚守寧隱約感覺到外祖父平靜的神情下似是隱藏著篤定,他好像認為蘇文房可以解決這件事。

“爹,我認為這兩個問題都不難。”蘇文房話音一落,柳並舟輕輕應了一聲,端起桌上的茶水,以杯蓋撇茶,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如今朝中兩黨看似新立,實則由來已久,不過是把暗地裏的矛盾,放到明面上而已。”

神啟帝行事昏庸,刻薄寡恩,非明君,這一點眾人都心知肚明。

“但……”蘇文房頓了頓,接著搖頭:

“此時不是權勢更叠之時。”

神都出現異象,大妖現世時,神啟帝毫無擔當,臨時傳位,此舉傷透了大慶朝上下的心。

顧煥之對他失望異常,堅定擁護新君,也是因為神啟帝這荒唐的舉止。

“可是太上皇掌權多年,朝中內外積威甚深,刑獄司、鎮魔司都聽從他的調令。”相較之下,雖說朝中也有一部分人站在顧煥之身後,擁護新君,但這些人中以文臣占多數,若是太平盛世便罷,在如今的關鍵時刻下,顧煥之一黨若非有長公主支持,極難與神啟帝相抗衡。

“最好是雙方暫時放下矛盾,相互合作。”蘇文房說道:

“在有妖邪現世的情況下,先以大局為重,摒除妖邪,再清算內政。”家裏都是自己人,他也不隱藏,說出心中想法:

“傳位已成定局,但小皇帝年歲尚輕,難以處理國家大事,依我看,可以請太上皇仍行使皇帝之權,暫代君王聽政。”

如此一來,神啟帝雖失帝王之名,但仍攬君主之權,“雙方各退一步,太上皇當政之後,令刑獄司、鎮魔司抓捕妖邪,清朗神都,以定民心。”

內政之中,顧煥之等一幹文臣為輔,救濟災民,安穩民生。

唯有雙方相互合作,這個難關才能渡得過去。

他說得口幹舌燥,眾人默默傾聽,在心中消化著他講的消息。

柳並舟輕輕喝了口茶,杯蓋與杯身碰撞間,發出細微的響聲。

‘咄。’他將茶杯放到了桌上,問道:

“你講的方法是很好,但我有兩個疑問。”

“您請講。”蘇文房此時似是面對嚴師的學生,連忙站起身來,雙手交握於腹前,微微躬身。

“妖禍之亂的始末你也經歷過,應當清楚這件事情的可怕性。”柳並舟的神情嚴厲,略微加重了語氣:

“你為什麽認為只要朝中摒棄權爭,便能渡過此劫?”

蘇妙真聽到外祖父的神情、語氣嚴厲,不由有些替父親擔心,急急的擡頭,她的嘴唇動了動,似是想要說話,但看了父親一眼,又強行壓下心中的焦急。

“第二,你說的方法我們都懂,但目前情勢嚴峻,要想破局,需要從哪點入手,你可知道呢?”

蘇文房說的話,長公主等人也心知肚明。

恐怕此時的顧煥之、神啟帝等人心中也在後悔鬧成了如今騎虎難下的結局,事關權勢,眾人各不相讓,都怕一讓便是萬劫不復的結局,要想說服這些人暫時合作,回到以前的局面,並非容易的事。

面對柳並舟的問詢,小輩們不敢出聲。

這種良久的沉默形成壓力,令得蘇文房也露出一絲緊張之色:

“妖禍之亂我確實經歷,如今看來情況雖嚴重,但不瞞您說,我覺得這只是妖邪計謀而已。”

“這話怎麽說?”姚翝聽到此處,忍不住問了一句。

他如今閑賦在家,不理公事。可他畢竟任北城兵馬司多年,對於城中的亂局是十分擔憂的,此時聽到蘇文房這樣一說,他便有些沉不住氣。

蘇文房看了他一眼,說道:

“妖邪看似來勢洶洶,但畢竟被擋在封印之外,並沒有大舉入侵人世。”

目前無論是狐王的現身,還是之前邊界之門的現世,在蘇文房看來,都有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