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武聖之前夕!

……

……

轟!

轟!

轟!

數月之前,乾亨三十一年春,神都之中,極度熱鬧,如潮般的人群湧向天壇所在。

百官擁簇,伴隨著鐘鼓齊鳴,禮炮聲聲,身著龍袍的太子緩步登階。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萬歲,萬萬歲!”

“吾皇……”

……

伴隨著山呼海嘯也似的歡呼叩拜,祭天大典結束,於萬眾矚目之下,新皇繼位,改號‘永和’。

登基儀式十分之繁瑣,薛地龍卻無絲毫不耐,感受著四周的歡呼叩拜,一雙眸光,卻望向天壇之上。

有些事,縱然你已得其實,可仍要有著名,才得圓滿。

比如,此刻。

乾亨帝被擄已半年有余,這半年間,兩人已然掃平了宗師百官,諸皇子,早已得其實處。

可直至此刻,他才真個看到了氣運的匯聚。

嗡!

唯寥寥幾人可見,那天壇之上,雲氣如海,一條燦金色氣運神龍翺翔其間,舒張羽翼與爪牙,向著四面八方發出龍吟之聲。

氣運,來自於人。

單純的個體,氣運再強,也無法與成體制的王朝相比。

因為,王朝氣運,本就是汲取自天下萬民,萬民臣服,生死上交,氣運才會隨之上湧,才有著這氣數真龍。

故而,每每王朝鼎盛之時,氣運就鼎盛,王朝衰敗,則氣運衰敗。

歸根究底,仍在於民。

一如此時,雲海之中的氣運神龍,不足王朝鼎盛之時的七分之一,雖仍有龍形,卻顯得虛弱、瘦小。

而同時,一股股黑氣自四面八方而來,捆縛其爪牙手腳,這,卻是天下間,心存反意之潛龍。

除此之外,此龍,缺了雙眸,這,卻是開國之初,張元燭借走了。

其中之一,是用以煉制法器,其二,則是用以鎮壓憐生教的那位……

而後果則是,其後輩皇帝,多有昏聵,且極容易聽信佞臣,為人蒙蔽。

“真是淳樸的年號,永和……”

薛地龍心下失笑,卻也未看那與自己貌合神離的新帝,而是深吸一口氣,感受著氣運匯聚。

扶龍路上多艱辛,而此刻,自然就是收獲之時。

以一國之氣運,養一人之道途,這就是扶龍庭的妙處,以此氣數,他的一身道術,可晉大成了。

昂!

然而,就在此時,他的心頭突然一顫,聽到了一聲淒厲至極的哀鳴。

這聲音,源自於天壇上盤旋的氣運金龍。

“嗯?!”

薛地龍瞳孔一縮。

就見得雲海之上,龍吟淒厲,那條氣運金龍不住哀鳴,右眼中流淌出黑色的汙血。

“這是,反噬?!”

薛地龍勃然色變,甚至未去看天壇上突然跌倒的新皇,而是極目望去。

沿著那黑色汙血,他的目光就似飄到了千山萬水之外,看到了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大衍山。

看到了自山林中踱步而出的慈祥老嫗……

“她,出關了?!”

此刻大日高懸,薛地龍卻硬是出了一身冷汗,好半晌才回過神,而再一看,他的眸光就被不禁亮起。

事變,還需多日,氣運之變,卻可能只是瞬間。

他凝神望去,卻覺那老婆子出山之刹那,遍布四方的氣數,就齊齊為之大跌。

而最為首當其沖的,就是西北道!

那曾經燦如火燒雲,自己都無法窺探的西北道氣運匯聚地,此刻已然被濃重的黑色籠罩了。

見此,薛地龍心中凝重不減,卻不由多了幾分異樣。

數年裏,西北道之亂已成他心腹大患,那青州的泥腿子,氣數之強令人發指,幾有幾分當年張元燭的氣勢。

好在……

“那泥腿子的氣數,要盡了……”

……

……

欲扶大廈之將傾,何其之難?

當書本上的寥寥數月成為現實,王牧之真切的感受到了,那種莫可名狀的壓力。

“運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放下卷宗,王牧之不禁搖頭。

這句話,用之個人,奇準,用之於朝廷,同樣如此。

有他助力,徐文紀清掃廟堂其實並不難,二十萬禁軍、神策軍在手,也足可抵禦金帳王庭的右汗王的大軍。

可人心散了,就再難凝合。

乾亨被擄,諸大臣各有心思,而隨著朝廷新皇即將登基,各種心思就越發的難以整合。

鐵腕鎮壓一時尚可,但終歸難以持久。

歸根究底,那些隨行的大臣們,神策軍的統領們,多是萬龍道、江南道的大族出身,對於在這邊關抵禦胡人,是沒有任何興趣的。

“去歲冬的那一戰後,胡人大軍暫退,疑似與那七殺王有關……”

丘斬魚沉聲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