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建設,開辟,仙界

蘇雲以一己之力開辟人間未來仙居之地的消息,很快便在世界範圍內傳開了。

其他國家的人們紛紛對此感到好奇,甚至迫不及待的想要能夠親眼目睹這足以堪稱神跡的畫面。

但目前相比於大夏,其他所有國家幾乎都在為地下城項目進行努力。

馮繼文也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明確的向各國首腦解釋。

大夏道祖開辟超凡界,是在給人類奠定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

而地下城計劃則是最大限度確保危機到來之時,尋常民眾的生命安全。

這兩件事情從本質上而言是並不沖突的,因此不能基於任何一點而忽略掉另一方。

由於地下城計劃是依據十二仙宮展開,因此各國合力開辟出通往地下的通道,全都是基於12仙宮的位置進行展開的。

在最新的一次調整方案中,地下城被設定為了12座,12座主城將與十二仙宮遙相呼應,這是戰爭到來之際,人類生存的唯一希望。

此刻每一處地下,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挖掘和開辟。

大夏方面提供的先進技術,讓各個國家都掌握了建築型機器人的研發能力。

這種機器人雙手可安裝拆卸各種各樣的器械,負重能力更是達到了十幾噸以上。

在此次地下城計劃的啟動中,大夏單方面便派出了超過3000名建築型機器人,幫助各國完善地下城計劃。

這讓不少國家對大夏感激不已,要知道這種龐大的地下工程,可不是哪個國家想做就能做的。

但有了大夏的背後支持,為缺乏技術的國家提供技術,為缺乏資源的國家提供資源,這便足以讓不少國家以此度過了難關。

地下工程正在不斷推進,對於大部分工程師而言,接下來的幾年裏,他們在地下生活的時間要遠比地上更長。

首先面臨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人類如何能在地下生存。

氧氣,能源,這些都是必須要考慮,並當下就得解決的重要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人造太陽,虛擬氧氣層計劃紛紛被提出,並很快便開始了技術方面的攻克。

當這些提案送到大夏科學家面前之後,很快便得到了科學家們的幫助,並沒有花費多長時間,就給出了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

如今的地下已經在肉眼可見之中開辟出了非常龐大的區域,各種科技手段的注入,也讓這地下城的工期縮短了不少。

人造太陽的項目已經開始落實,說白了就是用相關能量體來進行替代,模擬太陽對人類所能帶來除了照明以外的其他必然作用。

而氧氣層就更不用說了,早在月球戰場的時候,地球就已經攻克了這個技術難題。

只是相較於太空那種真空環境,地下氧氣層需要稍作調整,但這也並非是什麽難事。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這樣的忙碌甚至還讓不少人的心裏萌生了一份希望。

倒計時正在不斷縮短,人們遭遇滅頂之災的時候,但現在眾人所做的一切,卻又為這一天賦予了很多希望。

……

與此同時,超凡界的開辟也在進行著。

五千名開辟者,步入超凡界中,短短時間內便讓這超凡界變了一番模樣。

目之所及,不再是一片荒蕪。

山巔之上是古樹聳立,平原之上是牛羊成群。

開辟者們在不同的地方分別建立了營地,並開始準備著手落實修建可以供修行者們修行的地方以及居所。

趙國峰本來還想跟蘇雲商量一下,超凡劍內的建築風格之類的,但蘇雲卻壓根兒並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

在全權將建設類的事情全部交給趙國峰負責之後,蘇雲則是在後山別墅裏陪著徐佳佳幾人。

徐佳佳幾人如今已經出院,被接回家中去修養。

孩子們的日益成長,讓蘇雲很是珍惜時間的流逝。

趙國鋒對此倒也能理解,因此他在召集了許多建築學家,進行了圖紙規劃之後,便親自來到了蘇雲所在的別墅,將手中的這些圖紙遞給了蘇雲。

“道祖,我們已經準備開始在超凡界內修築建築物了。

目前我們制定的風格,是明代的建築風格,如此一來建築落成之後將會是規模宏大氣,象宏偉的。

按照詳細的規劃,我們設立了修煉區,還有日常居所。

這個工程非常浩大,更何況還得考慮到每年超凡界的區域範圍都會增長,所以必須將每一部分的建築設立的精確,否則可能會在日後的範圍增長後,又要大費周章的進行拆除。”

聞聽此言,蘇雲接過了趙國峰手中的圖紙,細細的看了看。

這份圖紙上的建築圖案的確讓人耳目一新。

整份圖紙重點突出了明朝建築風格的空間氛圍,兼顧了實用性與美觀的建築群,讓本就似幻似真的超凡界更添了幾分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