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兩腳踢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

蘇雲之所以將此作為下一個目的地,實際上是有他自己的用意。

王重陽這個人在歷史上一直頗有爭議,因為他這一生經歷,實在可以稱得上是離奇。

公元1112年,王重陽出生於陜西。

出生於名門望族的他從小就熟讀儒家經典,也曾企圖進入仕途。

但當時的宋朝積貧積弱,金兵南下,民不聊生,更別說有什麽發揮的空間了。

因此王重陽毅然決定棄文從武,更難得的是在武穴這條路上也頗有成就。

金康之恥後金人曾經扶持了一個政權,號稱大齊,開放武舉制度。

王重陽覺得自己找到了出人頭地的機會,因此毅然參加,並一舉奪魁,號稱天下第一。

可惜後來該政權被廢除,年過半百仍舊郁郁不得志的王重陽不由感慨,天遣文武之進進兩無成焉。

在這之後,王重陽做了一個讓當時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決定。

他離開了妻子,進入山林,潛心問道,想要尋求一個答案。

幾年之後的王重陽,突然之間悟道出家,當時民間猜測王重陽是遇到了仙人被傳授了仙法,得到了傳承才豁然開悟。

但這在蘇雲看來似乎另有玄機,也正因如此,他才想要來到這裏。

要知道,自那之後的王重陽別人好像是開了掛一般,從此走上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南石村挖墓穴,取名活死人墓。

他這一生也算經歷了大起大悲,而後創立了全真教。

收下的7個弟子也是赫赫有名的,全真七子其中更有丘處機,這樣哪怕是在後世之中依舊名聲大噪的人物。

這樣的一個人,一生都充斥著傳奇色彩。

可對這些事情,蘇雲的心理實際上是一直充斥著些許疑惑的。

因此此次重陽宮之行也是蘇雲找尋答案的必要路徑。

就在二人沿著山路朝著朝陽宮走去的時候,徐佳佳閑暇之余看了看手機,而在那之後情緒便顯得有些低落。

在面對徐佳佳的詢問時,蘇雲也終於知道了徐佳佳心中在擔心些什麽,可對此,他實際上並不在意。

“不用去管網上的人在說什麽,修行這條路本來就不是被大眾所能接受的。

世界的變革很快,但修行的法則實際上是亙古不變的。

如果我連你都救不了,又談什麽救這天下?”

蘇雲雲淡風輕的一番話,傳入徐佳佳的耳中,並沒有讓徐佳佳有所釋懷。

但她也不想因此為蘇雲投增更多的煩惱,因此只能把這些情緒壓在自己的心中,不再表現出來。

這一路走來,蘇雲幾乎從不曾去留意網上的那些評論。

仿佛那些事情在蘇雲看來,跟自己沒有半點關系似的。

可這並不代表蘇雲放棄了一切,他仍舊在追尋著修行這條路,並且因為徐佳佳,蘇雲找到了一條捷徑。

徐佳佳對這一切當然是不知情的,也很難理解。

蘇雲也就沒有再解釋什麽,他只是想要能夠更快的突破當前的境界,只要達到超凡狀態之上的那個玄妙境界,一切答案也就擺在眼前了。

帶著徐佳佳穿過了這條幽僻的小路,壯觀宏偉的重陽宮,便隱隱地出現在了二人的視野範圍之內。

這重陽宮和王重陽一樣,幾經波折之後,才能屹立於此。

金世宗大定七年,王重陽自焚其居,沒有人知曉究竟是為什麽。

全真七子將王重陽的遺骨藏於舊居,並在這之上建立了道觀,手書祖庭二字。

隨後這重陽宮的名字還是丘處機改成的。

別看現在這重陽宮,僅僅只作為一座景點,讓八方遊客參觀。

但在元代時期,重陽宮可謂盛極一時,在北方道教文化中影響巨大,居全真道三大祖庭之首。

元世祖在位時,重陽宮更是得到了赦賜大重陽萬壽宮,享有天下祖庭,全真聖地之尊稱。

而後又幾經波折,才有了現在遊客們所能見到的文物遺跡。

蘇雲和徐佳佳來到了重陽宮的大門來,在歷史上,這重陽宮曾經最輝煌時期,占地面積達到40平方公裏。

只是後來因為戰亂,導致宮城逐漸縮小,以至於現在的重陽宮占地僅有53畝。

可即使如此,這依舊改變不了重陽宮在道教文化中的地位。

因此在這裏隨處可見,身著道家修士之服的來客,虔誠的在重陽宮外焚香祭天。

這是道教文化中的一個特殊的儀式,這時候的蘇雲和徐佳佳才知曉他們來的正是時候,趕上了道家幾天的大日子。

整個重陽宮內外幾乎全都是道家修士,只有少數知情的遊客會特地趕來想要一睹這壯觀儀式。

巨大的香鼎內,陣陣青煙直入雲霄,仿佛將這天地相連。

空氣中彌漫著清香的味道,這味道還和佛家檀香不同,乃是采了七草七花研磨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