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驅寒歸火靈

隨著樓近辰心中觀想烈陽,將身中的寒意徹底融化,就像是春回大地之時,那些冰寒都化做了水,融入大地之中,滋潤著大地之中的種子,又匯聚成溪流,溪流匯聚成江河湖泊。

這種感覺來自於肉身,亦來自於意識,他體內的法力如春江大潮一般,澎湃洶湧,化為烈陽,又被樓近辰壓制著,融入劍中。

他一出手,便是自己這些日子以來思索出來的最強劍招。

之前在城中,他發現自己的劍術或精妙有余,但是威力不足,於是他在這一路上來,不僅是在抵擋那寒意入侵,更是在思索如何加強威力。

一路上就想到了這個,合於自己的觀想法,才不會走偏,尤其是他對於太陽的觀想有兩種,其中一種是正常的太陽,另一種是烈陽,那是他曾在那個世界用望遠鏡看過的太陽版本。

現在不是他想要與人交流法術的時候,而是搏命之時。

所以他出手即最強劍法。

天空裏像是出現了一顆小太陽,隨著樓近辰的劍揮落,小太陽墜落進入那個開鑿出來的冰窖祭洞之中。

山洞之中的寒潮在崩塌。

大祭司看到樓近辰劍上的光時,她那冷漠的眼神之中,竟是流露出驚訝之色,同時,洞中的冰寒無法阻擋這一劍。

她的臉在融化,她的眼在融化,她的身體在融化,整個洞裏的一切都在融化,然後下方做為台階的骸骨猛的燃燒了起來。

大祭司自始至終都是擡著頭的,她沒有再說一句話,顯然已經接受了這個現實。

轉身,下山,樓近辰沒有在這片冰天雪地之中逗留,他沒有興趣去與這些心懷仇恨的人廝殺,他一路的潛形匿跡,出了雪原,同時他也沒有再回到乾京之中。

他一路的往火靈觀而去。

在這一路上,他聽說大祭司被國師鎮壓在乾京之外三百裏處的山中,現在整個冬之神教的大祭司是王後。

而國師府也不能夠做到將冬之神教鏟除,因為王上不允許,他需要北方的穩定,只要冬之神教不威脅到王權,對於他來說便是沒事的。

樓近辰覺得累了,自入乾京以來,就卷入了國師府與冬之神教的紛爭之中。

說到底,兩個修行勢力之間的爭鬥,最後比的就是兩個最強者的修為。其他的那些什麽陰謀,都是邊角之爭,都不過是想要減少對方的幫手,不過是想要讓王上站在自己這一邊。

而國師與大祭司兩人,一直以來都無法力壓制對方,於是大祭司主動出擊,趁機在陰間搞事,將國師也引到那裏去,然後她搞垮了五臟神教。

也正是因為冬之神教搞垮了五臟神教,並且因為激進,所以最後國師將大祭司鎮壓時,王上並沒有阻止。

這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國師示之以弱,犧牲了五臟神教,這是樓近辰後面想通的,國師將五臟神教收過去,可能就是要將五臟神教用來當自己示弱的犧牲品。

所以後面孔萱根本就沒有再聯系過國師府那一邊,只一個人報仇。

至於她現在怎麽樣,樓近辰並不知道,不過也沒有聽到關於她出事的消息,畢竟要殺死一個第四境的修士並不容易。

國師府能勝,就是因為他抓住了一個能夠破這種平衡局面的人——樓近辰。

原本樓近辰是不打算去打破這種局面的,可是那個大祭司卻因為有祭司死在了樓近辰的手上而要殺他,不得已之下,樓近辰只能夠去再去履行與國師的交易。

一路回去,他發現,已經有人在興建神寺了。

都是由各大城的府君,指定建神寺的門派和世家。

而神寺之中供奉的秘靈,其實都是當地山野小廟之中祭祀的,那些存在拐個彎,其實也都指向了秘靈,現在都將祂們給拉在陽光下,以神寺的名義進行祭祀。

並且各州府君派人全程指導著怎麽建神寺,怎麽為祂們立神像,以及封禁之法都有著教導。

而這個教導的地方,就在於每一個州府設立的修道院之中,這些修道院第一次教學竟是這個,當然也算是打出了知名度。

樓近辰在回來的路上聽到了這個的時候,不由的感嘆,其實見神王上陽玄燁還是很厲害,他在國師府與冬之神教兩者之間,玩平衡玩的很好,一直讓他們維持在一個相鬥,卻沒有一家能夠徹底贏的局面。

修行的世界即使是有國度,治世永遠離不開修行,而治理修士永遠是重中之重,其中的陰謀詭計,也都要落在修為上,因為你修為不夠,陰謀太復雜了,就會像是放火燒山,燒去了滿山的樹木,山依然在。

樓近辰回到火靈觀之時,正是春暖花開之時。

火靈觀後面的群魚山,群山紅遍,層林盡染,青的、紅的、白的,紫的、黃的,各種的花草,樹木,藤蔓,苔蘚,開出的花或者是長出的顏色各異的嫩葉,繪成了一片姹紫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