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一部電影最火爆能火爆到什麽程度?

《修者》上映的時候夠火吧?光是票房就狂攬八十九億, 同期所有影片票房的總和加在一起都趕不上。

一部講述只有在華夏才獨有的設定,硬生生在全球都帶起了一陣修真狂潮。

最火的那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有大批的外國影迷前來華夏旅遊, 有的是為了影片中那絕美的秀麗山水,有的是為了親自“朝聖”十大仙宮。

那段時間, 娛樂媒體記者們要多快樂有多快樂,

每天只需要逮著《修者》的熱度來播報,就有超高的閱讀量。

當時就媒體記者感慨過:“也不知道下次再出現這樣現象級的電影會是什麽時候。”

《修者》已經是巔峰, 它的峰太高了, 讓人壓根想象不到華夏還有什麽電影能夠超越它。

結果誰能想到,這才一年多, 《星際之戰》橫空出世。

導演依舊是徐漫, 制片方依舊是盛泉,她們聯著手, 親自將自己締造的巔峰跨越。

《修者》好歹還因為華夏獨有設定會少一些觀眾, 但星際題材, 那可真正說得上是全球通用了。

“主編, 這次的新聞標題是寫【《星際之戰》票價被炒到一百五,片方呼籲大家理性購票】還是寫【《星際之戰》中的機械戰犬竟真實存在,單只售賣七十萬元依舊供不應求】?”

主編想了想:“這兩個都出,間隔一下時間就行。”

等主編回自己的位置了, 實習生才湊過來問:“陳姐,機械犬不是最貴的那一档才是七十萬嗎?一萬五一只的那個導盲系列才是供不應求吧?”

“我知道,但這不是這樣寫點擊量會高嗎?正文裏面寫清楚就行了。”

陳姐一邊對著資料寫稿, 一邊說:“不過說真的, 盛泉這人是真的不錯,你看這資料, 機械犬在市場上一向價格高,幾十萬一只普通機械犬都很常見,她竟然賣一萬五一只。”

實習生也在看資料:“不是說進行了技術更叠嗎?成本下降了,當然能賣便宜了。”

“要不說你剛畢業呢,技術更叠成本下降這種事,她不說誰能知道?大家都賣幾十萬一只,她就算是降價,也可以降到十五萬,十萬,哪怕六七萬呢,那也絕對能賺的盆滿缽滿。”

“你要知道,機械導盲犬可是硬通貨,咱們可以不買,盲人呢?一只訓練好的導盲犬就要二十萬,導盲犬還是活物,是有壽命的,十幾二十幾年就會壽終正寢。”

陳姐敲敲手裏的資料:“機械導盲犬可不一樣,人家保修五十年,基本就是一直用到死了,盛泉就算是賣二十萬,那也是一群人搶著買,她在這方面又沒什麽大的競爭對手,還不是她想怎麽定價就怎麽定價。”

“我懂了。”實習生恍然大悟:“這市場上她一家獨大,就算她定高價,大家也只能買她家的,但是她沒有,反而還降低了價格。”

他也是越說越覺得佩服:“而且還不是降到十幾萬二十幾萬,而是降到一萬五這樣相對來說簡直低的要命的價格……”

“媽呀,之前看新聞的時候我還沒感覺,現在這麽一看,盛泉這真的幾乎是在做慈善了。”

“是吧,要不說之前一群媒體誇她是良心企業家呢,說實話,我那時候還覺得這可能是她買的通稿,現在看來,是我狹隘了。”

他們幹媒體這一行的都有個通病,就是看到媒體大肆誇獎誰表揚誰或者謾罵誰,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不是有人在搞事”。

大概類似於盛泉每次去微博吃瓜,看到某個路人甲店突然火起來時,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不是買了熱度”,反正都是職業通病。

但現在,連她這種老油條都不得不承認,盛泉她還真是個良心企業家。

陳姐當即做出決定:“我得在報道裏把這點誇一誇。”

實習生還處於震撼中,他在瘋狂心算,真的導盲犬一只二十萬,盛泉要賣機械導盲犬,就算是定價二十萬肯定也會有人搶著買,但她只賣一萬五的話,那就是放棄了一只十八萬五的純利潤。

再看看官網上機械犬的銷量,這麽一算:“……嘶!這也太良心了,不行,我今天就回去搶票三刷《星際之戰》,就當支持盛泉了。”

“有錢都不賺,這格局!”

****

“倒也不是有錢都不賺。”

盛泉對新聞媒體上面鋪天蓋地誇自己定價機械導盲犬這事,還是被誇得很爽的。

但是吧,被采訪到這一點的時候,她還是要說的清楚點的:“d1的盈利確實比較少,但也沒到新聞上說的什麽可能會虧損的地步,我是個生意人,又不是聖人,賺錢還是要賺的。”

“就算我不賺錢,設備運轉,工人工資,這些也都要錢呐,我也不可能倒貼錢去做生意。”

像是發生天災之類的捐款捐物那是肯定的,但盛泉也沒到大批量制作導盲機械犬,然後虧損也要給盲人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