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比賽結束!日本隊獲勝。”裁判的聲音幾乎被觀眾席的歡呼聲掩蓋。

賽後握手。

蘭比爾平復著喘息,擡手推了推因汗水而微微下滑的眼鏡,走到球前,向同樣出了一身汗的仁王伸出左手。

在簡單地握過手後,他用英語對仁王說:“你的網球,讓人看不透。”

日本隊的賽末點,蘭比爾看著仁王跑動到位,他根據對方的引拍動作判斷出回球類型,然而仁王沒有擊球。

銀發少年微微勾起嘴角,任由網球從自己的拍柄下方穿過。

下一秒,黃色的小球從他身後斜飛出來,在所有人反應過來前,踩點般地碰了下右側雙打邊線,彈向場外。

在此之前,蘭比爾以為日本隊的雙打模式是“一帶一”,就像教練讓他和還是初中生的亨利組成雙打一樣。

只不過日本隊裏伏黑悠鬥的網球實力足以匹敵高中生和職業選手,所以才有了“初中生帶初中生”的組合。

銀發初中生在這場比賽中不斷提升的網球水平正好可以佐證他的想法。

直到最後一球,蘭比爾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根本不是他以為的“一帶一”,而是其他類型。“希望未來能有再次交手的機會。”仁王聽著蘭比爾對他的評價,一貫懶洋洋的語調微微上揚: "多謝誇獎。"

悠鬥聽著仁王前輩和蘭比爾的英文對話,在心裏組織語言,卻聽到對面的貴公子開口: “你和傳聞中一樣厲害。"

是日語。

會說日語的亨利·諾貝爾3世垂眸看著悠鬥,繼續道:“難怪能打敗博格。”

亨利原本以為日本隊會讓伏黑悠鬥對上阿瑪迪厄斯,沒想到對方會出戰雙打二,成為自己和蘭比爾的對手。

雖然有著很強的勝負欲,但當對手的實力強於自己時,亨利也能以很好的心態坦然面對比賽結果——上一個能讓他坦然面對“輸”的人還是阿瑪迪厄斯。

悠鬥的思緒從“又遇到了能說一口流利日語的選手”飄到“沒有打敗博格”。

“我還沒有打敗博格。”

悠鬥沒有解釋自己的話,他對亨利說: “你的網球也很厲害。”

如果“控球”也有等級,那“控制球的落點”應該在第一層。

在這之上,還有“控制球的旋轉”。

在悠鬥看來,亨利的網球招式和切原前輩的“新指節發球”很像。通過對球的旋轉加以控制,讓球在落地後彈向自己想要的任意方向,這是悠鬥目前無法做到的。

“現在的我打不出你的網球。”

但未來一定可以。

亨利聽出了悠鬥沒有說出口的話。

他敬佩所有擁有實力又努力的人。

亨利套用了悠鬥的句式: “現在的我贏不了你。”

但未來,誰又說得準呢。

悠鬥眨了下眼睛。

他也聽懂了亨利的言下之意。

“下次比賽見。”

賽後握手環節結束。

仁王和悠鬥走到場邊收拾網球包。

悠鬥想起比賽前的約定,對仁王伸出手: “仁王前輩。”

"puri。"

仁王擡起左手,握成拳頭和悠鬥的拳頭輕輕撞了下:“還以為你忘記了。”

"不會忘。"

整場比賽持續了一小時左右。在這麽短的時間裏,悠鬥是不會忘記的。

除了“比賽結束後碰拳慶祝外”,悠鬥還記著一件事。

是一個“等比賽結束後問”的問題。

“仁王前輩,你的瓶頸突破了嗎?”

賽前,悠鬥將仁王的“突破瓶頸期”理解為“網球停滯不前,想從零開始突破極限”,但一場比賽打下來,他又覺得好像不是這麽一回事。

比起提升網球實力,仁王前輩更像是在比賽中思考著什麽。在尋找著什麽、確認著什麽。

這個想法在比賽中持續了大約一球的時間,悠鬥意識到自己走進了誤區。“提升網球實力”是“突破瓶頸期”後會產生的必然結果,不是途徑,不一定會在過程中體現出

來。

想要得到答案的最快捷途徑是直接詢問仁王前輩本人。

仁王單肩背著網球包,聽到悠鬥的問題,思考了兩秒。

"這個啊……"

答案是肯定的。

仁王在剛才的比賽中重新認識了自己。

他喜歡看到對手感到混亂的樣子。想要思弄對手、讓對方煩躁慌亂、失去平常心,想要操控並支配整場比賽……這就是他的網球。

但最重要的勝利。

“欺詐”也好, “幻影”也好,都只是一種手段。如果不能取得勝利,“欺詐”和“幻影”只會淪為小醜。

那種自尊心受挫的感覺,托集訓營的“同室操戈戰”所賜,仁王並不是沒有體會過。

之前的他之所以想放棄“幻影”,是因為“幻影”體會到情感讓他感到痛苦。

而痛苦的根源,一方面是他清楚地意識到“仁王”在這方面有所欠缺,另一方面,是他看到了過去“幻影”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