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幸村將悠鬥帶去民宿附近的一塊空地。

那裏被他用石頭和繩子圍出了一塊簡易的“網球場”。

沒有發球區和雙打邊線。

“球網高度大概在這裏。”

幸村用球拍在充當球網的繩子上比劃出高度。如果這裏有測量工具或1:1還原的網球場, 就會發現幸村隨手比出來的高度和標準球網的高度幾乎完全吻合。

“場地有些簡陋,湊合用吧。”

換作其他人,就算不會抱怨, 也會發出類似“欸?這裏嗎?”“這種地方真的可以打網球嗎”的質疑。

相比之下,悠鬥不挑。他對場地沒有要求,只要能打網球就行。

“可以用。”

他可以在腦海中把這塊空地想象成標準網球場的樣子。

幸村對悠鬥的反應很滿意。

他對悠鬥說:“今天練習切吊球。”

切吊球,顧名思義, 用切球的方法打出高吊球。

悠鬥很少打高吊球。

一是因為容易出界,二是因為沒有必要。

——在單打比賽中, 高吊球通常是用來放慢比賽節奏的,是阻止對手進攻的利器。

然而悠鬥不需要放慢比賽節奏。超出常人的爆發力、反應力和速度讓他足以應對來自對手的一切主動進攻。

雖然不知道為什麽要練習高吊球,但幸村部長一定有他的用意。

悠鬥點點頭, 剛要朝底線走去, 被幸村喊住。

“不是底線切吊球,是網前切吊球。”

悠鬥愣住。

“網前切吊球?”

幸村環視一圈,找到一塊有棱角的小石頭,走過去撿起來,在地上畫了一個“日”。

悠鬥跟著蹲下, 抱著網球拍, 認真聽他講。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在靠近底線的位置打出高吊球。”

幸村在“底線”位置打了一個“X”,又畫出一道弧線,代表高吊球在空中的軌跡,“讓球跨越整個球場,落到對手的底線。”

悠鬥點頭。

青學大石前輩的得意技‘攀月截擊’就是這樣的高吊球, 他在關東大賽上見識過。

“如果用同樣的方法在網前打高吊球, 毫無疑問會出界。但改變揮拍方向, 將球向上打……”

幸村在地上畫出一條新的弧線,和之前的狀似月牙的弧線比,這條弧線像是一座陡峭的山峰,連接了兩個半場。

“球會落在界內。”

悠鬥凝視著山峰弧線,覺得這樣的打法有些似曾相識。

“覺得熟悉嗎?”

悠鬥下意識點頭,隨後聽到幸村說:“剛入學時,你在和赤也的比賽中打出過這樣的挑高球,破解了文太的‘走鋼絲’。”

悠鬥想起來了。

那場比賽中,切原前輩用出了丸井前輩的“走鋼絲”,為了把球打回切原前輩的半場,他只能把球挑高。

但是那個時候幸村部長還在醫院,他是怎麽知道的?

從悠鬥眼裏看出疑惑,幸村解釋:“蓮二告訴我的。”

悠鬥和切原比賽的那天晚上,柳在電話裏將比賽過程和結果告訴了幸村。

當時他們的重點在“實力成謎的一年級新生”和“赤也進入‘無我境界’”兩件事上,別無他法情況下打出來的挑高球被他們忽略了。

那場比賽,悠鬥在網前將球挑高,給了切原用出“侵掠如火”的機會。

——這也是為什麽沒有人會主動在網前打出高球。

當對手同樣在網前,球過網後上升的高度不夠,不僅沒有辦法壓制對方,反而給了對方扣殺的機

會。

但悠鬥不一樣。

只要提高揮拍速度,他可以在對手尚未反應過來前,讓球上升到就算躍起也接不到的高度。對手只能等球落地。

而在等球落地的這段時間裏,對手很難預判出球路。

因為他們平時面對的是從對面來的球,而不是從上空掉下來的球。

就算之後對手有所準備,憑借傑出的彈跳力攔截了來自網前的高吊球,悠鬥也能接住對方的扣殺。

他在和切原的比賽中證明了這一點。

不過這些都還只是理論,具體得看悠鬥的訓練情況。

“來練習吧。”

——————————

悠鬥和幸村在六點半時結束了訓練。

太陽已經落山,天空像一塊潔凈的絲絨,堆積著暖橙色的雲霞。

回民宿的路上,悠鬥看到前方遠遠一片土黃色的身影。

“看來真田他們也多練了一會兒。”幸村提議,“我們追上去吧。”

“好。”

走在隊伍最後的仁王聽到身後傳來的腳步聲,回頭看到朝他們跑來悠鬥和幸村。

“piyo。”

不愧是部長和悠鬥,還有沖刺的精力。

其他人也發現了悠鬥和幸村,紛紛停下腳步。

兩人輕松和大部隊匯合。

柳問幸村:“順利嗎?”

幸村微笑:“比預想中更順利。”

或許是向上打沒有壓力,悠鬥很快就進入了狀態,已經想好要叫這一招“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