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兩場雙打, 立海大以“6:0”拿下比賽。

單打三的比賽開始,雙方選手入場。

剛陪悠鬥跑了五圈的切原表示以後再也不要陪悠鬥熱身了。

“第三單打,立海大伏黑vs名士刈品川, 比賽開始。”

悠鬥拿到發球權。

切原吸著綠山中學帶給他們的草莓牛奶,問幸村:“說起來, 部長最近在帶悠鬥做什麽特訓?”

他們對悠鬥的特訓都很好奇。

也不是沒想過偷偷跟上去, 只是每次都會被真田副部長或柳前輩發現。

知情人士·柳:“好好看著吧, 赤也。”

完全達到職業水準的發球,只要打出來就會刷新本屆關東大賽的最高發球時速。

“不用你說,我也會好好看的啦, 柳前輩。”

切原頓了頓, 看著場內還沒有發球的黑發後輩, “悠鬥彈球的次數是不是變多了?”

很多網球運動員在發球前都有彈幾下網球的習慣, 一是查看網球的彈性,二是調整自己的節奏。

悠鬥每次發球前也會彈兩、三下網球, 但也只彈兩三下。

丸井“嗯”了一聲, 提出猜測:“是不是有點緊張?”

“哈?”切原不能理解, “這種對手有什麽好緊張的?”

丸井猜的沒錯,悠鬥確實有點緊張。

他面前的不是“打壞也不用賠”的廢棄網球場, 而是“打壞一定會要求他賠償”的賽用網球場。

如果打壞的話……

悠鬥腦海中響起幸村部長的聲音:

[放松,不要緊張。]

[好好把球打出去,要堅定,不要害怕失敗。]

[如果不相信自己, 就相信我吧。在我的指導下, 悠鬥的發球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悠鬥彈了七、八下網球後, 握住網球。

放松。

把球拋起來, 躍起, 堅定地揮下球拍。

不要害怕失敗。

隨著拍線碰到網球,熟悉的顫動從拍線傳導到手臂上。黃色的小球飛向對面,和地面接觸後飛速彈起,品川只來得及捕捉球的殘影,根本來不及反應。

“15-0。”

幸村坐在教練椅上,滿意地點了點頭。

很好。

場外。

“終於又看到悠鬥的‘玉犬白’了!”切原。

“這是悠鬥特訓的成果嗎?”丸井一時忘記浦山的名字,用手在頭上比劃了一個獨角獸的旋,小聲問柳,“不是心理作用吧?”

柳肯定了丸井的說法。

“這周悠鬥一直在練習高速發球,球速已經可以穩定在240km/h以上。”

仁王坐在觀眾席上,發出感慨:“現在的年輕人真可怕。對吧,柳生?”

“我也還是年輕人呢,仁王君。”

柳生的“鐳射光束”是依靠速度取勝的穿越球。區別於發球,回球在速度上會受到更多因素的限制。想要達到發球的速度是不可能的,但或許可以再進化一些。

和在正選賽上見識過“玉犬白”的立海大一眾不同,其他學校網球部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發球。

不是他們沒有見過高速發球——雖然超過240km/h的發球在中學生的賽事上很罕見,但他們至少在世界性的賽事上見過速度相同甚至更快的發球。

而打出這些高速發球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個子很高。

這幾乎是打出完美平擊發球的必要條件。

如果身高不夠,發球要麽會出界,要麽會掛網,失誤率會很高。

甚至有人拿出紙筆開始計算,最終得出“想要打出240km/h以上的發球,擊球點必須離地3米以上”的結論。

立海大的那個一年級生,看起來也就一米五左右的樣子,加上球拍和手臂長度,擊球點頂多在離地2米多的高度,絕對到不了3米。

“怎麽打出來的……”

“這不可能……”

“很簡單。”一道聲音在他們身後響起,“因為他揮拍速度很快。”

“嗚哇!”

原本在討論的幾個少年被突然冒出來的刺猬頭嚇了一跳。

他們看到了對方身上的隊服,“這家夥是青學的……”

乾貞治用自己的筆在對方紙上劃出一道弧線,繼續道:“你們設想的是理論上的平擊發球。然而剛才那一球中,加速度的方向是這樣的。”

乾在紙上畫了一個箭頭。

“原來是這樣……我一直以為身高是打出高速發球的必備條件。”

“身高,或者說高擊球點確實是打出高速發球的必備條件。”乾看向場內,繼續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做記錄,“因為一般人沒有辦法像他那樣揮拍。”

用眼睛根本無法看清他揮拍的動作。

立海大附中果然每個正選都是和手冢一樣的全國級的選手,就連一年級的也是。

場上,悠鬥用四個發球拿下一局。

“1:0,立海大領先,交換場地。”

交換場地時,悠鬥順勢把球拍換到了另一只手上。

這一舉動引起場外的喧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