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麻辣鴨(第3/4頁)

那些去食堂吃飯的學生都傻眼了:“真的給我們吃這個?”

“還給我們吃肉?”

“是不是給錯了?”

……

最後,還是那些過年的時候留了下來的人道:“沒給錯,過年的時候我們留在學校裏,每天都能吃肉。”

“對,我們還吃了幾次面!”

“黎先生對我們特別好!”

……

那些回家過年的人聽了之後無比羨慕。

他們家境不好,在家可吃不了這麽好!

金葉繡坊的女工之前沒來這邊上學,但今天她們過來了,聞言道:“黎先生和金掌櫃最是大方,以前我們在繡坊,吃得就特別好,頓頓有葷腥,我本來還以為來這邊讀書不能再吃那麽好,沒想到還能吃肉。”

這些學生聞言,對接下來的生活充滿向往。

他們吃午飯的時候,黎青執也在吃午飯。

學校老師有個辦公室,他們吃飯是在辦公室吃的,分了兩桌。

除了學校裏學生們吃的豆腐湯鹹肉以外,還有三道常瞻找人送來的飯菜,分別是蒜葉炒雞蛋、炒青菜和絕味齋的鹵豆幹。

這些老師吃得特別高興,就連跑來蹭飯的苟英都沒有嫌棄。

他一直不太喜歡崇城縣這邊的家常菜,但這不是有絕味齋的鹵豆幹能吃嗎?他家的下人還去絕味齋買了一份絕味齋新出的“麻辣鴨”給他吃!

絕味齋這新口味的麻辣鴨真的太好吃了,苟英覺得這是他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鴨子。

黎青執也覺得麻辣鴨挺好吃的,就是……不夠麻辣。

自從有了辣椒,常瞻就開始研究新口味的鹵味了,只是之前辣椒不夠,也就沒有推出。

後來辣椒大豐收,倒是可以推出了,但當時絕味齋的人忙不過來,還缺用來做鹵味的鍋子……

年前,在那些印刷器具被搬走之後,常瞻找人將絕味齋重新裝修了一遍,增加了可以拿來做鹵味的大鍋大桶,他還在附近買了一塊地,蓋了房子給絕味齋的勞工住……

這樣鋪子裏,就有更多的地方可以用來做鹵味了!

也是這麽忙活了一番之後,他在年後推出了新口味的麻辣鴨。

絕味齋的鹵味價格挺貴的,這麻辣鴨的價格更貴,但銷量非常好。

不愛吃的人不吃,但好這一口的人,那真的是吃一次就放不下了!

府城。

苟同知正跟衙門裏的人一起吃飯。

衙門的廚子做的飯菜很一般,嘴挑的苟同知一口都不想吃。

幸好他讓人買了絕味齋的鹵味回來,其中有一只鹵雞,還有一只麻辣鴨。

苟同知將之拿出來,請衙門裏的人一起吃。

吃飯的時候,眾人少不得聊天,這一聊,就聊起了苟英。

除夕那天苟英離家出走,苟同知為了找人甚至發動了衙門的人,現在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了。

“苟大人,令郎還好吧?”有人問。

苟同知道:“他挺好的,跑回崇城縣去了。”

“這年紀的孩子,就是氣性大,我家那孩子也不聽話。”

“是啊,我家那臭小子總惹我。”

“我家那個都不樂意跟我說話……”

……這些人家裏的孩子,其實沒啥大問題,但苟同知的兒子鬧那麽厲害……他們不敢把自己孩子往好了說,就只說孩子的缺點。

苟同知聽了之後,倒是舒服很多。

等他吃了一口麻辣鴨,心情就更好了。

這麻辣鴨,真的太好吃了!

可惜他夫人因為苟英的事情對絕味齋有意見,不許絕味齋的鹵味出現在他們家的飯桌上。

省城。

幾個絕味齋的鋪子門口擠滿了人,都是來買鹵味的。

這些來買鹵味的人,還有不少都是沖著麻辣鴨來的。

都說麻辣鴨的味道很獨特——省城的有錢人,肯定要買點嘗嘗!

就是這麻辣鴨不好買,據說因為做麻辣鴨的調味料是從海外來的,非常少見,因而絕味齋每天只做五十只麻辣鴨,送到省城的吧,加起來也就十幾只……

不過有錢的人,總是能吃到的,沈芝蘭提前花大價錢訂了一只麻辣鴨,今天就吃上了。

沈夫人很喜歡麻辣鴨的味道:“這味兒,吃著跟我們在京城吃的青雲樓的辣菜有些像。”

“是有些像,應該是用了同一種調料。這調料怕是很金貴,怪不得麻辣鴨的價格這麽貴,一只鴨子竟然賣一兩銀子!我買它,還花了二兩!”

“青雲樓的辣菜,只二兩銀子可吃不上!”沈夫人道。

“也是。”沈芝蘭這麽一想,心裏就舒坦了,又跟沈夫人說起黎青執那本故事書要印刷的事情來。

這本故事書,最後起名為《童趣故事集》,因為趕上過年,之前一直沒有印刷,不過現在要開始印了。

他們沈家書坊人多,過上半個月,應該就能開始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