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臨湖縣(第3/3頁)

黎青執笑道:“我之前去過臨湖縣,那邊風景不錯。”

原主挖石頭,其實就是在臨湖縣。

也不一定是臨湖縣,臨湖縣旁邊還有個不屬於禾興府的縣城,原主具體是在哪裏挖石頭的,黎青執不是很清楚。

原主當時都沒機會接觸外人,以至於壓根就不知道自己在哪裏。

不過原主是穿過臨湖縣逃回家的,這點可以確定。

當時原主跟乞丐無異,整個人神志也不是很清楚,幸好有臨湖縣的百姓看他可憐,給了他一些吃食,他才能強撐著回家。

不過按照當時原主看到的情況來看……臨湖縣的百姓的生活,是比不上崇城縣的。

原主當年一路逃難,最後選擇在崇城縣定居,就因為這裏相對而言是個好地方。

黎青執跟顧秀才聊了幾句臨湖縣,不免想起張知府。

他之前給張知府寫了一封信,也不知道張知府有沒有派人去臨湖縣做調查。

張知府當然派人去臨湖縣調查了。

他不知道給他寫信的人是誰,但那人將臨湖縣那些挖石頭的百

姓的模樣描寫得極為淒慘……張知府回到省城之後沒多久,就安排了自己的心腹去臨湖縣查探。

這一查探,他不僅發現那些挖石頭的人的日子過得很慘,還發現了一些別的事情。

張知府不敢輕舉妄動,再加上過年以及各縣舉辦縣試,一直到現在,張知府都還沒做什麽。

今日,張知府早早起來,就開始處理各種雜事,正處理著,便看到臨湖縣的縣令說今年鬧蟲災,臨湖縣的茶園歉收,希望能減免相關稅收。

差不多的折子,張知府去年見過。當時他覺得這縣令體恤百姓,也就幫著給朝廷上書,最終減免了臨湖縣的部分稅收,但現在……

張知府將此事放在一邊,打算等下再定奪。

然後他就看到了苟縣令的折子,說是有學子誣陷他徇私舞弊,希望張知府派人徹查,還他清白。

張知府立刻就找人詢問此事。

崇城縣離府城不算遠,縣試放榜時出事的事情早就傳到府城了,在傳播過程中,還誇張了一些。

現在府城這邊都知道,崇城縣出了個了不得的案首,有過目不忘的才能,彭景良跟他比試才學,甚至比不過他!

黎青執還未去過府城,但府城的人已經知道他了,還都對他很好奇。

當然也有人很惱怒,比如彭景良的老師,就覺得黎青執居心不良,踩著彭景良揚名。

張知府看過黎青執的字,很欣賞黎青執,聽聞此事,便道:“黎青執確實當得起案首,那孫舉人的學生有些過了。”

張知府對孫舉人印象不好,又清楚黎青執的才學,自然也就不覺得苟縣令徇私舞弊。

不過無憑無據,他也不好下定論。

想了想,張知府道:“崇城縣之事,便讓臨湖縣縣令去查吧。”

崇城縣這事情,不能讓苟縣令自己查,得讓別人查才行。

按照以往慣例,一個縣出了問題,知府會找另一個縣的縣令去查。

至於這次為何讓臨湖縣縣令去查……他想找人查一查臨湖縣。

這麽想著,張知府又開始修書,讓苟縣令去臨湖縣查茶園遭蟲災一事。

苟縣令去了臨湖縣之後,臨湖縣那些人的目光必然落在苟縣令身上,到時候他的人,便可以暗中行事。

做了決定之後,張知府輕松不少。

他有些疲憊,想休息一番,以前他都是王博瀚下棋,但現在……

張知府想了想,最終決定去戲園子聽戲。

江南的戲跟北方完全不同,聽著還挺有意思的。

不過,等張知府進入戲園坐下,聽人報出那出戲的名字,瞬間就後悔了。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這戲園子唱的,竟然是他去崇城縣查探新碼頭,最終懲治了孫舉人的事情!

張知府不愛聽那些情情愛愛的戲,但對一些歌頌清官的戲很喜歡。

他覺得為官之道,就是要為百姓謀福。

可現在戲台上那個人演的是他……張知府尷尬不已,恨不得馬上就走。

但此時,戲園子裏已經坐滿了人,他獨自出去必然引人注目……在府城,可是有不少人認識他的!

張知府只能如坐針氈地繼續往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