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早慧

明卉回到京城,汪真人和蕓老太太還在豐台住著,尤其是蕓老太太,簡直是樂不思蜀。

豐台的種花人家,都是一個很大的院子,既是家,也是花場,更是店鋪,有些人家,還有自己的花田,各種鮮花,爭奇鬥艷。

張元娘去京城之後,明卉請二太太幫忙,請了明靜小時候的乳娘劉媽過來,劉媽的男人死了,女兒遠嫁,無牽無掛,現在每天陪著蕓老太太出去閑逛,一逛就是半日,有時候帶回一盆花,有時帶回一筐菜。

她們所在的這處小莊子,有八十畝,其中五十畝都租給花農種花了,只有三十畝種了蔬菜。

沒過幾日,蕓老太太就和佃戶家的老太太們混熟了,豐台富庶,佃戶們的日子也過得不錯,隔三差五,就剪了鮮花送過來。

汪真人原本想看看明卉就回保定的,可是看到蕓老太太這麽高興,便索性不再提回去的事。

其實明卉和霍譽原就是這樣打算的,豐台的那處莊子就是給汪真人準備的。

莊子從裏到外,都是很穩妥的人,汪真人想在那裏修道修仙,或者養花種菜,隨她心意。

最重要的,是豐台距離京城很近,半日便可一個來回,比去保定方便許多。

大晉朝對於宗親和勛貴,有無旨不得離京百裏的規矩,一旦霍譽襲爵,明卉想回保定都要往宮裏遞折子,而豐台卻不同,距離京城實在是太近了,完全不用考慮各種規矩。

回到京城時,明卉便閉門謝客,乖乖在家裏待產了。

朵朵和小魚每天都出去逛街,把從外面聽來的各種八卦轉述給明卉,不過,她們能打聽到的,也就是街頭巷尾都在議論的那些,而不能議論的那些,她們便聽不到了。

但是寶莊郡主可以。

寶莊郡主是富貴閑人,自從和聶大公子和離之後,她便斷了再嫁的念頭,用她的話,遇過鬼,誰還走夜路,她又不是傻子,她要啥有啥,無兒無女又如何,只要這天下還是顧家的,她還會缺養老送終的人?

她和瀏陽大長公主不同,瀏陽好男色,寶莊郡主卻不好這一口,見識過聶大公子,她這輩子也對男人提不起興趣了。

她愛玩,各種各樣的,但凡是好玩的東西,她都喜歡。

唱戲、說書、雜耍、下棋、投壺、蹴鞠,現在又迷上了打香篆,可惜靜不下心來,十次有八次半途而廢。

不過,她講起八卦來,卻是聲情並茂。

“溫德妃病了,正月裏就病了,一直病到現在,今上就去看過一次,便再也沒有進過她的宮門。”

明卉心裏其實早就猜到了,但不想拂了寶莊郡主的興致,好奇地問道:“太後喪儀時我還見過她,那時我看她的氣色很好,比我這個孕婦可要好多了。”

寶莊郡主有些幸災樂禍:“她啊,是聰明人,可惜運道不怎麽好,其實也不能怪她,她這把年紀,又沒有子嗣,只靠與聖上的那一點舊情維持不了多久,別小看咱們的皇後,唉,我也是走眼了。”

明卉想起溫德妃去給太後按摩的事,便問道:“溫德妃懂醫術?”

聽她這樣問,寶莊郡主便清楚明卉一定是知道了,索性也不再賣關子:“這宮裏懂醫術的,不是只有她一個,太後也懂,而且她們這兩位還會針灸,並且還是同一位師傅教出來的。”

明卉沒有說話,靜靜地寶莊郡主說起當年的事。

甲子桉後,宮裏打殺了一批人,又放出去一批人,無論宮女還是內侍,都換成了新面孔。

溫德妃便是那時進宮的,她出身官宦之家,進宮便是有品級的女官。

太後那時已經在宮裏多年,她雖然長得不醜,可是在這燕瘦環肥的後宮之中,便顯得平平無奇了。

溫德妃雖是女官,但在宮裏沒有背景,常常被人欺負。

當時冷宮裏有一位景帝年間的老宮人,也不知在那裏住了多久,這位老宮人有祖傳的醫術,太後最早和老宮人學習醫術,後來太後和路嬪一起被選去給先帝守丹爐,出入不便,便很少再去冷宮。

溫德妃也不知從哪裏知道了這件事,她主動去向老宮人示好,也學了一陣子。

再後來,路嬪生產時死了,孫美人做了皇後,而那位老宮人,則是在路嬪去世前一天死的,她死在冷宮裏,屍體用草席裹了,趕在太亮之前運出宮草草埋了。

不久,碌碌無為的溫女官進了皇後宮裏,並且陪伴小皇帝長大,並且成了小皇帝的第一個女人。

小皇帝不顧太後反對,執意將溫女官留在身邊,並且後來還成了四妃之一。

明卉越聽越是心驚,太後和溫德妃,彼此之間早就有關系,路嬪之死,說不定溫德妃也有參與,畢竟那時太後還不是太後,位份不高,手中無權,孫家也尚未長成參天大樹,那時的太後能夠依靠的,只有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