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鴻運街的傳說

反正隔壁也沒人住,東家索性讓人翻墻過去看了看,隔壁的院子裏連點人氣也沒有,院子裏到處都是大風刮進來的樹葉子,哪有什麽人啊。

東家把老蒼頭訓斥了一頓,說他沒事找事,便帶著人回去睡覺了。

可從那天開始,這老蒼頭逢人就說,他夜裏看到鬼了,有銀光,還沒有屍體,那不是鬼是啥啊?

他天天說,最後就連剛開始不相信的人,也不得不信了。

這也是那個院子,為何十年也賣不出去的原因。

如果只是這件事,倒也不會影響到這裏的風水。

最主要的原因,是在鬧鬼之後的第三年的一天夜裏,鴻運街走水了。

鴻運街的鋪子一家連著一家,著火也是一家連著一家,現在的鋪子都是後來重新修過的,當時幾乎被燒成了一片瓦礫,衙門裏派來的衙役都給燒死了兩個,更別提那些住在鋪子裏的小老板和夥計了。

那場大火,有名有姓的人,死了十五個,受傷的就更多了,其中還有被毀去容貌的,有兩個女子雖然救出來了,可是臉被燒得面目全非,其中一個跳河死了,另一個瘋了。

後來有善長仁翁捐了錢,該安葬安葬,該醫治的醫治,鴻運街的鋪子有的重建,有的修繕,可這些鋪子雖然重新開張了,但生意卻大不如前,坊間傳說那場大火燒去了鴻運街的好運氣。

後來,還是那位瓷器商人,去了保定府,請神算柳大娘蔔卦,柳大娘打完卦,告訴瓷器商人,這條街以後就只能走個“陰”字。

啥是“陰”,無非就是做死人的買賣。

賣棺材、賣香燭紙錢、紙人紙馬、壽衣、哭喪的、刻碑的,總之,就是和死人有關的一切生意都能做,但是活人的生意卻不能沾。

非但如此,就是在白天,也要用黑布把招牌蓋起來,不能讓招牌見太陽。

瓷器商人原本在鴻運街上有三家鋪子,柳大娘打卦之後,瓷器商人就率先把那三家鋪子改賣了壽衣和香燭紙錢。

別的鋪子覺得晦氣,來找他理論,瓷器商人也不隱瞞,便把他請柳大娘打卦的事說了,那些人一聽,這種事寧可信其有,不能信其無,有的學瓷器商人自己開陰鋪,還有的索性尋了開壽材鋪紙紮鋪的,把自家鋪子轉了出去。

不到一年,原本的鴻運街,就變成了如今這樣子了。

“可是這裏還是很冷清啊。”花婆婆不解,大白天連條狗都沒有,不是冷清是啥?

方老太太就告訴她:“大妹子,一看你就是沒仔細聽我剛才的話,這街上做生意,要從個陰字,就是陰間的生意,能見日頭嗎?你不見就連招牌也用黑布遮著嗎?”

花婆婆驚訝地問道:“哎喲,白天不做生意,難道晚上做?”

“就是晚上啊,不能見日頭,不是晚上還能是白天嗎?不過啊,你也別著晚上去逛街,哎喲,這是陰間生意,誰知道那走在街上的,是人還是鬼呢。”袁婆婆說道。

“啊?這樣啊,那滿城不宵禁嗎?”花婆婆覺得,但凡離京城近的地方,就算是做做樣子,也是要宵禁的。

“啥宵禁?啥叫宵禁?”方圓老太太異口同聲。

“就是晚上不讓出門,出門就要罰銀子。”花婆婆解釋。

“哪有這事?這也太不講理了,不出門怎麽賺錢?不出門吃啥喝啥?哪有這不說理的規矩,沒有!”方圓老太太很氣憤,為那些被宵禁坑害的廣大百姓振臂高呼。

花婆婆想起洛陽也不宵禁,唉,為啥保定有宵禁呢,每年總有那麽一兩個月,據說京城的上官會來檢查,所以就特別嚴,好在也只有那一兩個月,平時雖然也有宵禁一說,但並不嚴格,衙門也是睜只眼閉只眼。

但像滿城這樣,百姓不知宵禁為何物的,花婆婆真心羨慕。

所以鴻運街曾經的繁華是真實的,現在的蒼涼也是真實的。

花婆婆順便把方圓兩位老太太家裏的事,連同這胡同裏其他幾戶人家的事,也全都摸清了。

這兩位老太太真的是人材,這瓷器胡同裏的人家,大事如誰家媳婦宮寒,生養困難,誰家相公在外頭有了相好,小事如誰家的公狗上了誰家的母狗,就沒有這兩位老太太不知道的。

花婆婆也知道了,住在這裏的人家,都是在鴻運街做生意的,否則也不會買這裏的房子。

方老太太家裏是做壽衣的,袁老太太家是開壽材鋪的,白天時兩位老太太在胡同口曬太陽聊閑天,到了晚上,她們便挎著籃子,在街上賣香。

“賣香?什麽香?”花婆婆一下子就興奮起來,哎喲,沒看出來,大家都是香友啊。

“當然是好香啊,清苑魏村香,冉莊香,最好的榆皮香!對了,大妹子,你家的房子好多年沒住人了,要先熏了屋子才能住吧,你要香吧,我這就回香給你拿去,十文錢一把,你要幾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