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三朝回門

女孩子們驚呼出聲,她們雖然不喜歡吳麗珠,可畢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多多少少都有感情。

只有明卉除外。

自從得知尤小姐之死和吳麗珠遠嫁的來龍去脈,明卉便猜到早晚會有這麽一天。

這件事尤家知道,承恩公府也知道,恐怕就連孫十五本人也是心知肚明。

否則窮鄉僻壤多得是,承恩公府為何要讓孫十五去漳州?因為漳州多民亂,孫十五死在漳州算殉職,去哪裏都是死,何不讓他在死後為家族掙一份榮譽呢,也算是回報家族多年的養育之恩了。

孫十五下聘和成親,承恩公府來的都是下仆,孫十五本人到了保定,甚至沒有進城。

他活著時已經不算承恩公府的人了,吳麗珠坐上花轎的那一刻開始,也成了無根之萍。

明卉嘆了口氣,她雖然和吳麗珠打過架,但也沒有深仇大恨。

吳麗珠那女孩子霸道無禮,應該受教訓,可她罪不至死啊。

明卉心情郁悶,朵朵小孩子說不清楚,明靜打發身邊的大丫鬟出去詢問,大丫鬟回來,臉色蒼白,聲音都在打顫。

“吳家去送嫁的兩位爺,只回來了一個,另一位……沒能回來。

表姑爺和表小姐剛到漳州,還沒租到宅子,暫時住在客棧裏。誰能想到夜裏來了亂民,表姑爺殉職,表小姐也……就連吳家去的舅爺,也……天尊老爺保佑,有一位舅爺僥幸逃過一劫,這才得以回來報信。”

今天明雅三朝回門,吳舅爺這個親娘舅還在碼頭上,吳舅母獨自過來,報信的人去了吳家巷子,出了這麽大的事,吳家下人不敢拖延,立刻來棗樹胡同找吳舅母,吳舅母和大太太聽到消息便暈死過去,這會兒剛剛蘇醒過來。

吳家下仆接了吳舅母回去,大太太也跟著一起去了,又想起這會兒吳舅爺和吳桐全都不在,缺個能主事的男人,大太太便讓明大老爺同去,明大老爺不悅:“明雅和姑爺眼瞅著就要到了,今天三朝回門,若是我們都不在,你讓明雅在姑爺面前如何自處?你要去你去,我是不會去的。”

吳麗珠年紀輕輕就死了,畢竟是自己看著長大的晚輩,明大老爺也很心疼,但是看到吳舅母和大太太那副傷心欲絕的模樣,明大老爺還是在心裏罵了幾句“活該”!

想當初,霍譽從京城趕過來,把這樁親事的利害程度說得清清楚楚,明大老爺也在第一時間讓大太太回娘家,勸說兄嫂趕緊退親,這門親事越早退了越好,可是吳家人非但不退親,反倒以為是他們明家小肚子雞腸,見不得吳家攀上高枝。

已經過去幾個月了,大太太每每說起吳舅爺新得的好差事,就會冷嘲熱諷一番明大老爺當初讓退親的事,明大老爺心裏的這股火早就快要壓不住了。

現在居然還讓他扔下女兒女婿去吳家,憑什麽?憑他們吳家蠢,還是憑他們吳家賣女兒換差事?

我呸!

明大老爺是讀書人,從來不說粗話,這會兒也只是在心裏罵了幾句。

見明大老爺巍然不動,大太太急了:“沒的不僅是麗珠,還有二房的四郎,二房老太太一向看不上我們這一房,如今她死了孫子,一定不會善罷甘休,大哥和桐哥兒都不在,也就只有你能震住他們了,你有功名,明家又是保定府數得上的人家,二房的人在你面前不敢造次,你一定要去,否則……”

“否則什麽?否則沒有明家,吳家還就過不下去了?”明大老爺冷笑。

大太太口中的二房,是他們吳家的二房,二房的四郎,便是此番護送吳麗珠去漳州的兩位從兄之一。

二房去了兩個孫兒,只有三郎活著回來,四郎的屍骨還在回來的路上。

大太太被明大老爺噎得半天沒有說出話來,這時有小丫鬟飛奔著進來:“大老爺,大太太,二姑奶奶和二姑爺到了,這會兒已經進了垂花門。”

明大老爺大喜,撣撣身上並不存在的塵土,笑呵呵地往外走,大太太怔了怔,也跟著出去,只是她並沒有去迎接遠嫁歸來的女兒,而是急匆匆地往吳家去了。

從明雅身邊走過時,明雅叫了一聲“娘”,大太太面無表情地看她一眼,點點頭,說道:“麗珠出事了,一會兒讓姑爺也過去吧。”

二姑爺陳洪深,是官家子弟,他自己也是舉人,即使大老爺不肯過去,有這位同樣是舉人的姑爺在場,二房那些人想來也不敢真的撕破臉面。

大太太說完,便頭也不回地走了。

明雅看著她的背影不知所措。

這時,一只溫暖的大手伸過來,握住了她的手:“嶽父大人過來了,還有很多親戚在等著我們。”

明雅壓下心中的不安和尷尬,感激地望著陳洪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