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傻丫頭

前不久,長平侯霍展鵬與一位名叫石妤的才女打得火熱。

石妤是揚州鹽商石大年的庶女,其母原是秦淮河上的一名花娘,贖身後做了石大年的姨娘,這位姨娘自幼被賣,不知姓氏,跟了鴇母姓王。

石大年有十幾房姨娘,生了十幾個兒女,兒子自幼抱給正室撫養,而女兒則和他收養的養女們一起,統一交給教養嬤嬤帶著。

這些教養嬤嬤教的並非女誡女則,而是詩詞歌賦、吹拉彈唱,學舞練身段、學伺候人的法子,照著瘦馬的路子培養。

女兒們漸漸長大,便送進官員們的後宅,石大年這些年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女兒們立下了汗馬功勞,以致於聞大年有個“瘦馬丈人”的名頭,石大年非但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逢人就吹他的女婿們多有本事。

石妤自幼也是被精心培養長大的,她是石大年的親生女兒,與那些養女不一樣,石大年便想著找個機會,把她送進京城。

可惜好景不長,四年前江南官場震動,石大年不知是死在哪一位“好女婿”手裏,總之,就是被滅口了。

石家只是商賈,石大年死後,石大年的兒子們找到父親與各官員來往的證據,主動交給了飛魚衛。

最終,石家只是罰錢了事,除了石大年以外,其余人等都保住了性命,然而石家的萬貫家財也去了大半。

石大年的原配把余下的家業全都給兒子們分了,那些姨娘,有兒子的跟了兒子,如王姨娘這樣的膝下無子的,只能和女兒一起,被石家轟了出來。

無奈之下,王姨娘便操起了老本行,她帶著女兒來了京城,畢竟跟在石大年身邊多年,王姨娘的手段和見識比起普通鴇母高出數倍。

不到半年,石妤就成了京城裏有名的才女,以詩會友,花幟高懸。

這幾年,拜倒在石妤石榴裙下的風流才子不計其數,長平侯霍展鵬就是其中之一。

據說,石妤初時根本看不上霍展鵬,嫌他不會吟詩作畫,沒有才情。

霍展鵬為了石妤,和幾個相好全都斷了,直到上個月,才終於成了聞蘭的“入幕之儐”。

因為得來不易,霍展鵬對石妤格外上心,兩人如膠似漆,恨不能粘在一起。

每次霍展鵬回家,石妤都會把他送到門外,千般叮嚀,萬般不舍,今天同樣如此。

回來的路上,霍展鵬去新開不久的花千變,花了一百兩買了三匣熏香。

在花千變買夠一百兩,可以送一匣價值二十兩的香丸,霍展鵬寫了地址,讓夥計把那一百兩的熏香給石妤送去。

正要離開時,掌櫃的滿臉堆笑走過來,才裏還捧著一只裝著線香的長匣:“客官,您在咱們鋪子裏,已經累計到五百兩了,這點小小意思,請客官笑納。”

霍展鵬大喜,索性又加了二兩銀子,給贈送的香丸和線香,各換了一個上好的香匣。

看著這一長一方兩只匣子,霍展鵬感慨這花千變的東家會做生意,就這麽兩只匣子,居然開價四兩,看在他是老主顧的份上,才只收了成本價。

一兩一只的匣子,這是成本價?

自從花千變在京城開業,霍展鵬已經來過幾次了,石妤對花千變的熏香情有獨鐘,唉,這花千變的熏香的確是好,可就是太貴了,霍展鵬手頭寬裕,買香也買得肉痛。

不過只要想到石妤收到熏香時的驚喜,霍展鵬就覺得這銀子花得值得,太值了。

驚喜的不僅是石妤,還有定襄縣主和表妹程婉約。

霍展鵬把香丸送給了定襄縣主,定襄縣主捧著精致的香匣,喜不自勝。

侯爺心裏還是有她的,否則怎會大老遠地去內城買了香丸給她帶回來?

定襄縣主說了今日她去老書院街,見到霍譽和明卉的事,霍展鵬連說她賢惠,將她攬入懷裏:“有妻如此,夫復何求啊!”

從定襄縣主的院子裏出來,霍展鵬便去了西院,那裏是表妹程婉約的院子。

程婉約果然在等著他,她穿了件粉紅色的薄綾衫子,嬌艷的顏色更是襯得她膚光如雪。

霍展鵬把那匣線香遞給她:“我特意到花千變給你挑的,你燃上聞聞,看可喜歡。”

程婉約含羞帶怯:“表哥送的,我全都喜歡,表哥,你待我真好。”

霍展鵬柔聲說道:“傻丫頭,一匣子線香就這麽歡喜了,像個小孩子一樣。”

“表哥……”程婉約嚶嚀著撲進霍展鵬的懷抱。

只不過,霍展鵬也只在程婉約這裏坐了一盞茶的功夫,便回到位於松濤閣的書房。

自從最小的嫡子出生之後,霍展鵬大半的時間都是住在松濤閣。

他坐下之後,晃了好一會兒腦袋,才把程婉約穿著粉紅衫子的模樣從腦海裏甩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