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墓前的白梅

進了十月,明老太爺周年,明卉與明家的人一起去了完縣。

按照習俗,親人去世滿三年方可立碑,如今明老太爺的墳頭前還只有供桌供品,沒有墓碑。

西城明家早在多年前便在完縣置了祭田,又在附近的村子裏買下一片地,蓋了宅子,有下仆住在這裏,方便照看墓地,也能兼顧祭田,明家人來上墳,當天趕不回去,便在這裏住下。

宅子雖然不小,但是三房的主子再加上丫鬟小廝,幾十口人住進去,就顯得擁擠了。

明卉和明雅,以及二房長女明靜住了一間屋子,二房的明淑、明秀和明曉婷住在隔壁。

剛剛安頓好,明大老爺便差人來叫明卉去前院,明卉到後,看到明家三位老爺,連同明達都在。

明卉坐下聽了幾句,便明白是怎麽回事了。

明老太爺前面的太太張氏過世得早,如今還葬在東城明家的祖墳裏。

不僅張氏葬在東城明家的祖墳裏,西城明家往上數,所有的祖宗都在那邊,明大老爺與西城明家談好了,祖宗們的墳是遷不出來了,但是張氏的可以遷,待到明老太爺三年立碑時,張氏便從那邊遷過來,與明老太爺夫妻合葬。

明大老爺看向明卉:“小妹,是兄長們先前疏忽了,沒有問你,白太太葬在何處,可是在雲夢山?”

白太太便是明卉的生母白氏,明大老爺一把年紀了,實在是叫不住那聲“母親”。

明卉明白了,明大老爺是想把她生母的墳一起遷過來,以續弦的身份,正式葬進明家祖墳。

只要白氏進了祖墳,便沒有人敢笑話明卉的身世。

白氏雖是繼室,也只生了一個女兒,但她不是妾,更不是沒名沒份的女子,她是明家明媒正娶的正妻。

明卉雖然對白氏沒有印像,但是每年明老太爺和汪真人,都會帶她去上墳,白氏的確葬在雲夢山,孤零零的一座墳,沒有碑,但是有汪真人親手栽下的白梅。

汪真人告訴她,那墳塋裏的人,生前最愛白梅。

明卉決定,到時去雲夢山遷墳的時候,她要連同那兩株白梅一起移過來。

回到暫住的屋子時,明雅和明靜還沒有睡,都在等著她,她是長輩啊。

這十個月來,明卉見過明靜幾次,二太太每隔幾個月就會借著給老太爺祈福的名頭,帶著三個嫡女出來散心,常去的地方就是慧真觀。

但是明雅卻已經許久未見了。

明卉離開棗樹胡同那日,明雅頭上還有傷,戴著兔兒臥來遮掩。

隔了十個月,明雅的氣色依然不好,十五歲的少女,卻暮氣沉沉,沒有朝氣。

看到明卉回來,明靜朝著她使個眼色,好像在說,你看,我說得沒錯吧。

二太太愛說愛笑,她的三個女兒也隨了她的性子,只有庶出的明曉婷沉默寡言。

上次明靜跟著二太太來慧真觀時,便和明卉說起過明雅的事。

大太太一心想要促成明達與吳麗珠的親事,可惜沒能成功。

吳麗珠從懂事開始,就把自己當成明家長房長媳,如今親事泡湯,她自是不肯善罷甘休。

她不相信明達討厭她,反而認定是明雅從中挑撥,才讓她那青梅竹馬的表哥被豬油蒙了心,不肯娶她這顆人間明珠。

她在家裏吵,後來又去了棗樹胡同,指著明雅的鼻子大吼:“你心悅我長兄,可我長兄是要考進士的,自是看不上你,你就是因為這個,才在表哥面前敗壞我的,是不是?”

說著,她把一個荷包摔到明雅臉上,那個荷包,是明雅托她送給吳桐的。

其實表哥表妹差不多的年紀,大太太一向以自己的侄兒為榮,又豈會沒有動過讓吳桐做女婿的心思?

可是娘家嫂嫂一早就說過,吳桐那是要當狀元,入閣拜相的,一定要娶個對仕途有助力的妻子。

明家早已遠離朝堂,明雅當然不是吳家的媳婦人選。

同是做婆婆的,可大太太卻沒有想過,讓明達娶高門貴女。

結親講究高嫁低娶,她可不想娶個貴女回來,一大把年紀還要看兒媳的臉色。

所以還是娘家的侄女最合適,無論何時,都會和她這個親姑姑一條心。

再說,明達讀書遠不如吳桐,大太太還指望著日後吳桐出人頭地,能扶持明達這個表弟兼妹夫,這樣一比,明雅對吳桐的那點心思便不值一提,被大太太忽略不計了。

可是大太太心裏有數是一回事,被人當眾說出來,又是另一回事。

大太太柔聲細語,哄了吳麗珠回去,然後便抽了明雅幾個耳光,讓她到祖宗牌位前罰跪。

次日早晨,明大老爺才知道明雅居然跪了整整一夜,親自過去,讓婆子把人背回去。

此後明雅便病了,直到近日方才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