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這是什麽味

廣元伯府休了大江氏,以為從此就能和江家撇清了關系。

三個月後,太子自盡謝罪,廢後童氏病重,又因二皇子夭折多年,高淑妃所生的三皇子便成為最有可能成為皇儲的人。

半年後,廣元伯孫大路將自己那年僅十四歲的嫡孫女,遠嫁蜀地,給三皇子的舅舅高江佑做了填房!

孫小姑娘遠嫁後的次月,廣元伯世子孫成娶了高家一位新寡大歸的女兒做了正室,這位新任的世子夫人雖然只是高家旁支,但一筆也不出兩個高字。

廣元伯算盤打得精,搶在先帝立儲之前,把小孫女送給了高家,又娶了高家的女子,待到三皇子搖身一變做了太子,廣元伯府依然能和皇室攀上親戚。

可惜先帝沒有馬上立儲,因為已經被廢的童氏死了,畢竟是少年夫妻,先帝雖然牽怒童氏,可童氏死了,先帝多多少少也有些難過。

有的皇帝難過之下會大赦天下讓天下人感激,有的皇帝則會殺上幾個人讓更多的人難過,還有的皇帝,比如先帝,他表達難過的方式就是煉丹!

好在顧氏皇朝祖宗有德,那三年裏雖然稱不上國泰民安,但也邊關太平,風調雨順。

先帝煉丹廢寢忘食,荒廢朝政,連同立儲的事也拋到九霄雲外。

立太子的事,先帝有急,但是有的人急了。

三皇子的外家高氏一族等不及了。

皇帝既然不理朝政,那必須要由太子監國。

高氏一族先是或收買或慫恿一批大臣上書皇帝,請立三皇子為儲君,接著,便在京城傳播謠言,說三皇子乃是真命天子。

這些謠言終於傳進宮裏,傳到正在煉丹的先帝耳中,誰也不知道五迷三道的先帝為何忽然就清醒起來了,他派人去查了高家。

這一查就查出高家私開鐵礦,打造盔甲,並且暗地裏為三皇子屯兵。

先帝勃然大怒,高家與三皇子尚未出師,便被一網打盡,先帝派人重查甲子案,三皇子供認,為了奪嫡,他和高淑妃合謀,利用太後之死,嫁禍給太子和江貴妃。

三皇子倒了,高家完了,依附於高家的廣安伯府如同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

於是廣安伯世子孫成第二次休妻,休了過門才兩年的高氏,帶著三個兒子一起去了保定,要接大江氏回去。

說來也巧,廣元伯府浩浩蕩蕩來保定,半路上遇到了偷偷摸摸前來的韓家。

韓家便是小江氏的婆家,書香門第,最愛面子,所以過來接人也不敢讓人看到。

兩家人一起來到道觀,沒想到江家那位碩果僅存的後人江潮竟然也在,江潮時年十六歲,問過兩位姑太太的意思之後,便將兩家人轟了出去。

韓家人臉皮薄,灰溜溜地走了,廣元伯府的人卻不肯走,哭得稀裏嘩啦,以頭搶地,後來還是宮裏送賞賜過來,同來的羽林軍把廣元伯府的人轟出保定。

先帝雖然沒有降罪,但卻免去了廣元伯府的世襲罔替!

廣元伯府的爵位,止於這一代!

高家倒後,廣元伯府便成了過街老鼠,無論是勛貴,還是官宦,對他們避而不及。

孫家的子弟本就沒有讀書種子,現在連差事也謀不到,只能在家裏坐吃山空,先帝駕崩後,新帝登基,廣元伯府的境遇沒有改變,無論廣元伯孫大路四處碰壁之後,終於醒悟,不僅是朝堂回不去了,就連伯府的爵位也馬上要沒有了。

如今廣元伯已經年逾八旬,在炕上癱了幾年,硬撐著不敢死,他若是死了,孫家的爵位就沒有了,他的兒孫們怕是連最後的家業也保不住了。

因此,最近幾年,逢年過節,孫家的人就會來哭窮,孫家現在窮得只剩下爵位了,不對,是連爵位也快要沒了,但是大江氏有啊,一品誥命,有俸銀,有祿米,還有一堆一堆的賞賜。

一個老太太,能吃多少花多少,還不是便宜了那些道姑們,為什麽不給兒子孫子?

天理難容!

孫家人不能說服別人,就說服了自己,於是孫家人鬧得理所當然,大江氏被鬧煩了,便會拿出二三十兩的銀子打發他們,別看只有二三十兩,對於現在的孫家而言,這也是大錢。

去掉來回的盤纏,還能小賺一筆。

反正孫家的爺們兒也沒有差事,無所事事,若不是擔心廣元伯忽然死了,老頭子的私房銀子被手快地搶走,大江氏的這三位好兒子,就要在慧真觀旁邊租房住下了。

明卉像聽說書一樣,聽了一番廣元伯府的奇葩故事,嘆了又嘆。

她想了想,覺得自己大老遠回來,出於禮貌,也要先見過江老夫人,然後再回住處歇著。

明卉讓不晚拿上崔娘子親手做的雲夢糕,歡歡喜喜去見大江氏。

剛到廊下,便聽到男人聲嘶力竭的哭訴:“阿娘,這世上哪有做母親的不認兒子的,哪有做祖母的不認孫子的,阿娘,兒子是您身上掉下來的肉,十月懷胎,您忘了嗎?您怎麽能這樣狠心,娘啊,您就睜開眼睛看看兒子,您不能不認兒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