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三更合一(第2/7頁)

六十年代的醫療,準確的來說,是一個在進步的過程,反過來說,就是還很落後。

衛生局的工作,便是衛生工作的展開,也是各級醫院的主管部門,傳染病、公共衛生、飲水衛生、學校衛生等等,全都是衛生局要管的。

宋知婉以前沒想過自己能進入這裏,自然對這些不太了解。

但她比衛生局的工作人員,要多一個優勢。

那就是她是從基層做起的。

從藥房,一路做到現在這個位置,宋知婉比直接在衛生局的工作人員,要多了更多的經驗,這就是她的優勢了。

本來宋知婉以為進來,就能大幹一場,但沒想到大家的態度都還挺佛系?

準確的說,比較擺爛的狀態吧。

宋知婉當鴕鳥一樣的,在衛生局呆了一段時間,先把自己的工作熟悉了,才想著找人聊一聊。

衛生局她可是有熟人的!

除了彭慧之外,宋知婉還認識吳主任的丈夫張順利張科長啊!

宋知婉和周時譽打商量,“你說我要不要拜訪一下張科長?”

進來之後,和張順利雖然見過幾面,但是沒有表現的過於熟悉,也是怕其他人多想,覺得她是靠著關系進來的。

畢竟張順利在衛生局裏面,其實不算是討喜。

但他卻是個有想法的人。

只是奈何性格脾氣不行,所以到現在混了這麽久了,還是個科長。

而宋知婉呢,進來就是副科長了。

從長遠來看,宋知婉的上升空間還是挺大的。

周時譽看她拿了根筆杆子,好像很苦惱的樣子,他最近也挺累的,活都是晚上幹的,白天周時譽還要負責巡邏,也是怕有什麽可疑人員。

他已經跟上面申請人手了,這個工作量太大,人手是真的不夠。

上面雖然給了答復說,會盡快安排,但在這之間,周時譽要做的事情還是很大。

晚上跟著人開采油田,白天安排人手,大家都累得夠嗆呢。

這會兒難得能休息會兒,給宋知婉倒了杯水,坐下來和她聊,“你要想找他談事,就直接去唄,怎麽還猶豫了,這有點不像是你。”

“不一樣,這種機關單位,跟基層肯定不一樣,我要考慮的方面會比較多。”宋知婉是想要幹點成績出來,因為她發現衛生局目前的情況,實在是太被動了。

財務上不夠錢,進儀器都只能先緊著總院,這是其一。

其二是,衛生情況堪憂,她跟著人去看過各個地方,很多的情況衛生還是不達標的。

但大家都這樣,所以也沒人覺得有什麽。

最後一點就是,關於赤腳醫生的出現,學習班辦了幾次後,就沒有人來了,不是學生招不到,反而是沒有適合的醫生過去教學。

這幾點算是大的一些,都還能夠先放一邊不管。

最重要的是,衛生局的存在,就意味著醫療能否往前推進,而現在醫院的情況混雜,藥房的人員沒有醫學方面的知識,卻能夠靠關系進入。

拿錯藥的情況比比皆是。

其實到底是醫療系統的不完善。

這一點,從宋知婉在南城待著開始,就已經很清楚的知道了。

她當初就是利用這種不完善,從藥房一路成為醫生,甚至都沒有參與過考試。

換句話說。

就是不專業。

雖然說要不是這種不完善,宋知婉要是想要通過這一點實現藥房到醫生的轉變,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畢竟壁壘太厚了,這也算是間接性的幫了宋知婉一點。

但是不代表這樣做就是對的,其實就是在鉆空子。

因為現在只要國家認證就行。

就比如她後期想過的學習班,基本上只要來參加的,只要能夠畢業,三個月就能拿到由衛生局頒布的結業證書了,就可以行醫了。

因此,在這一方面,其實是可以被鉆空子的。

現在是人情時代,有人在衛生局或者哪裏有人,幫忙搞一張證書很簡單。

事實上其中的管理,就很關鍵了。

宋知婉想的就是這些,但是改革哪裏是很容易的事情,想要改革,那就得大家齊力同心,一起去做好這件事情。

可她進了衛生局,也就是個副科長,人微言輕,更何況還有成分在那呢。

宋知婉想要拉攏張順利。

但張順利難道不想要改革麽,他自然也想,只是效果不大罷了。

聽到宋知婉說的話,周時譽點了點頭,這方面確實不可否認,醫院裏都還有這些事情呢,更何況是單位裏了,有些人站著說話是不腰疼的。

他道:“那咱們就慢慢來,找個機會和張科長聊一聊,先知道他的想法是什麽,如果他也認可你,至少你能多個幫手。”

宋知婉就是這麽想的。

她想了想,“我還是得和張科長聊,我把東西整理一下,到時候聊起來才有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