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三更合一(第4/6頁)

“哪能啊,這是我借來的。”李秘書搖了搖頭,照相機沒那麽容易買到。

不是說貴,而是貨源少,而且最費錢的還是膠卷。

宋知婉不由道:“咱們這麽大一個廠,這麽一直借別家的照相機也不是回事,我記得機械廠那邊就有自己獨立的相機。”

借來借去的,總歸是欠了人情。

當初自己租了地之後,機械廠的葛廠長很是熱情,送了一堆東西後,還特意讓宣傳科的人拍了照片,所以她知道機械廠是有的。

怎麽酒水廠卻沒有呢。

雖然比不過機械廠大吧,卻也小不到哪裏去。

李秘書嘆了口氣,“主要還是買不到,而且咱們廠子裏效益……要不然我也不樂意借,咱們廠要是有自己的相機,那做什麽事情都方便了,你都不知道,每一回要幹點什麽大事,都得去外頭借相機來拍照,都不知道搭進去多少人情了。”

這也是足夠令人頭疼的事情。

酒水廠不如機械廠重工,領導很是看重,側重點自然也有所不同,機械廠裏的大多也都是技術骨幹,或是有手藝在身的鉗工等等。

而酒水廠……

南城酒水廠的酒水名聲不如四大名酒,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是比較偏向於當地人的口感,所以銷量在外面是水土不服的。

這也導致了酒水廠的效益不好。

明明主場是酒水,可汽水和罐頭的效益,卻比主廠還要好,說出來外頭人恐怕都不信。

宋知婉早有所耳聞,她道:“想要銷量好,就得有名氣,主要還是定位問題。”

“你這話有點意思,什麽叫做定位問題。”李秘書有了點興趣。

宋知婉笑了起來,“李秘書,咱們就當是閑聊,我年輕說的不一定就對,只是我自己的看法。”

李秘書自然明白這話裏的意思,只讓宋知婉盡管說。

她是工會主席的秘書,管的也不是酒水廠的事情,可鮮少有人知道,她其實是徐廠長的小姨子,這層關系李秘書瞞的很牢。

要不然一個工會主席的秘書,為什麽知道這麽多關於酒水廠效益的事情,就是聽徐廠長說多了。

她這樣的身份,多聽聽其他人的個人意見,反而有點用。

如今和宋知婉多說幾句也不算什麽。

宋知婉道:“咱們南城的酒,既然南城人都喜歡,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它有一定的歷史,可以稱得上是家喻戶曉,就像是四大名酒,在53年的品酒會上,創下了名氣,導致全國人民都知道了這四種酒,自然銷量就好了,可咱們酒水廠的酒水,卻沒有這樣的名氣。”

“例如同樣的東西,一個是你知道的,全國都在誇的,一個是非常冷門的,要是你會選什麽呢?”

李秘書立馬回道:“我肯定選全國誇的,既然大家都說好,那肯定是好東西。”

“是啊,大多數的群眾都是這麽想的。”宋知婉笑了起來,繼續道:“我們酒水廠的酒,還有一點,那就是產線不夠明確,你說像茅台,講究的就是工藝復雜,醬香味十足,正因為難得,加上成為了國酒,立馬就家喻戶曉了,大家會覺得,我要是能喝上一口茅台,那得多厲害的家庭啊。”

這是一種人的普遍心理。

類似於炫耀,自己能喝得起這個,而你卻只能喝得起普遍的。

李秘書有些似懂非懂,“而咱們酒水廠的酒,定位是老百姓都能喝得起的地方酒,但因為喝得起,價格低廉,導致名聲只會在彼此之間口口相傳。”

“真的到了某種重要場合,你是願意拿著咱們廠的酒去請客吃飯,還是有一台茅台,選擇拿茅台去呢。”宋知婉只問了這麽一個問題。

李秘書懂了,她覺得宋知婉還挺有意思的,“沒想到你還懂這方面。”

宋知婉懂這些,也算是耳濡目染,自家曾經能把生意做的這麽大,自然是有原因的,生意人的頭腦也是可以影響下一代的。

酒水廠最大的問題,就是定位的問題,而且酒的系列太少,因為效益不好的原因,領導層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創更多的系列酒,而是想到把價格變得更優惠。

這麽一來。

酒水廠的利潤便少了,可買的人,卻還是小眾群體。

宋知婉笑了笑,“我也就是隨便說一說。”

李秘書跟她聊上了勁,“那你有什麽想法麽?”

她隱隱感覺到,宋知婉或許能幫助酒水廠改變目前的窘境。

宋知婉卻是點到即止,笑了起來。

“我只是一個做醫生的,李秘書你就別為難我了。”

兩人聊著天。

一路上還有不少人上前和宋知婉打招呼。

問她關於醫學的事情。

其實都是為了和宋知婉搭話。

宋知婉只好一一回應。

此時宣傳科的幹事拿著相機過來,皺著眉頭和李秘書道:“這個相機不知道怎麽的,就不能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