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3頁)

【別說了,毫無空間想象能力的我本人,一看到制圖測算就想死……什麽時候我也能隨便拿到一張圖都能侃侃而談啊?】

……

沈呦呦還不知道她又更加坐穩了“天才”人設,站在這樣的江邊,看著這樣鬼斧神工之作,她只覺得自己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很難想象這樣桀驁壯麗的江水,竟然也能被“馴服”,灌溉出這片最廣闊的平原。

不知道兩千多前的人類第一次試圖去接觸這頭野獸時,內心有沒有過絲毫膽怯?

沈呦呦望向那江水,似有所悟,又隱隱在其中看到什麽,“那是什麽?”

眾人順著她的指尖看去,科員目光觸及到那,打起精神,正想好好展現一番,卻沒搶過季知楨。

“是那位治水的郡守。”他示意沈呦呦繼續往前走,隨後,又兩座石像映入眼前。

三座石像各守一邊,像是在指揮著江水的流向,隱約間,似乎能聽到他們吆喝勸誡的聲音。

“這三尊被稱為‘三神石像’,用來測量水位,雕刻的正是郡守和他兩位兒子,”季知楨平靜地補充道:“是後人修的。”

沈呦呦若有所思,她眺望,只見那高及三米的雕像身上有淤泥、有青苔、也有光輝。

其中兩尊深深地陷入淤泥之中,卻依舊面帶藹笑,唯有一尊勉強還能露出腰腹,然而脖頸已經斷裂,唯有手中的長鍤緊握。

“那是二郎神的原型。”季知楨順著她的視線看過去,補充道。

沈呦呦仿若入了迷地看著這一幕,輕輕道:“那個後人一定很了解他們。”

許多外國人不理解,【聽這說法,這不是你們國家的神嗎?華國人就這麽對待自己的主?任由其風吹雨打,陷入淤泥之中?】

【我也看不懂。怎麽可以這樣冒犯主呢?呦呦還說那位後人很了解他們?這太冒犯了!】

大部分華國人看到這些言論都選擇笑而不語,唯有其中幾人,耐心地解釋道:【因為這是我們華國的神,華夏大地不養廢神。】

【對對哈哈哈哈,而且他們也不是“主”。我打賭,如果他們還活著,也絕對會願意將自己的石像立在這裏,庇佑子孫萬代、一方百姓。】

【正因為他們生前治了一輩子水,才能擁有這種“殊榮”,這是每一個為眾人抱薪者最浪漫的歸宿!】

……

外國人不懂,外國人大為震撼。

但他們至少理解了一件事——這三位“神”,並非一開始就是神明下凡,而是人做了神才能做到的事,因此被供奉成神。

多麽不可思議!

從晉縣縣令到治水郡守,華國人似乎更願意崇拜偉大的人,而非超世的神,這是一種何等的氣魄?

必定是有著無數的英雄,才能培養出這種不信鬼神信蒼生的民族。

有深受宗教所害的人感嘆:【華國歷史上怎麽會有這麽多驚才絕艷的人物?能不能分我們幾個?我也想要這樣的神。】

【前面的,要不你以為為什麽這牌桌上的人來來往往,只有我們華國走到了最後?“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是歷史底蘊,你分不走的。】

【好像是這樣,華國總是能在最危難之時天降猛男,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因此華國文化才能源源不斷,源遠流長。】

【前面的邏輯反了,正因為先有的華國文化,才會誕生出這些猛男。華國文化是大江文化,不同於隔壁肥沃安穩的瑪薩拉國,其實歷史上的華國就一直沒有太平過,洪水、地震、旱災、瘟疫……正是因為災難頻頻,才能養出這麽意志堅定的民族。】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華國和瑪薩拉國完完全全可以套用這句箴言。看看瑪薩拉國的歷史吧,簡直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說起來這幾年,戰爭、溫室效應、冰川融化、火山爆發……不少地區甚至已經開始缺水缺糧,感覺國際政..壇也都對華國蠢蠢欲動,分明一幅風雨欲來之景,那這次天降的猛男,會是誰呢?】

會是誰呢?

沈呦呦似有所感,她望向那江、那水、那洶湧,與那三尊石像遙遙相望。

她的嘴唇動了動,沒有發出聲音,無聲地詢問——

你們第一次面對天下滔滔之時,可有心生懼怕?

轟轟然間,沈呦呦看到,那三尊石像似乎真的動了。

為首的父親撫著胡子,笑得最是和藹,沒頭的二郎神顯得高冷堅毅,反倒是哥哥看起來開朗許多。

“自然是怕的,”沈呦呦聽到江水轟鳴著說道:“但是如果不去,就沒有天府之國了,白白浪費這麽大片平原,我們不甘心啊!”

這話過於簡單、平實,甚至透著幾分無奈,卻直直地擊中了沈呦呦的靈魂。

她此時此刻恍然意識到,似乎世界上所有偉大的奇觀,都緣起於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