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八章 天女宗

孫大人和國師的第一次“和談”沒有討論出結果,但國師出人意料的送給了孫大人一枚碧玉令牌——令牌上以精湛的手法雕刻出一片海波,半空中漂浮一座小島。

只要手持這令牌,心念一動便可以傳送到這座島嶼上。島嶼乃是國師的“私人領地”,孫大人來了國師便會心有感應,過來與孫大人繼續商談。

可是孫大人接了這碧玉令牌之後吧,就總覺得有些古怪:就好像專門準備了一個地方,跟國師私下相會似的。偏偏他孫長鳴手中,還沒有類似的地盤,私會的地點都是國師準備的。

這要是在孫大人上一世,可不就是阿姨專門買了一棟房子,給他準備著?

孫大人離開的時候,滿心都是這樣古怪的念頭。但是對於雙方的和談,坦率來將孫大人並不看好。這是人心的問題,人心往往是最難捉摸的。大吳朝和桑島之間,只能有一方退讓,自認吃虧,絕無可能做到雙方都完全滿意。

而國師對於第一次談判毫無建樹,倒是並不氣餒,這等大事三言兩語解決了,那才不正常。若是凡夫俗子,這個時候只怕就會心生怨懟:我桑島願意放棄準備了千年的計劃,歸順你大吳朝,你們卻還挑三揀四?

可國師不會有這種心理,既然多次驗證之後,已經判斷桑島絕對大吳朝的對手,那麽就不要再有那些怨婦一般的心思,如何為桑島爭取最合適的條件,才是國師要考慮的問題。

不抱怨、只努力。

國師心中也知道,退讓的必然是桑島,國師只是想盡可能的少一些犧牲。

孫大人原本的計劃是處理了真龍水宮的事情後,直奔重虛天路,繼續攻略紅夷蠻種大陸。不過原本的計劃需要改動一些側重點:暫時不要動落日國,給落日國保留足夠的力量,才能繼續牽制大周教。

除了席蘭國外,進一步將大吳的影響力,滲透到羅德國中。

國師忽然提出了歸順和談,孫大人改道返回氓江都司,畢竟桑島若是真的歸順,孫大人原本的計劃等於是提前完成了一大步。甚至可能需要孫大人親自進京,跟呂廣孝老大人,和柳值大人仔細商談一次。

至於說本國皇帝就在氓江都司……跟那個廢物能商議出什麽字醜寅卯來?

走到半路上,孫大人忽然心有感應,【九界天】悄悄又聯絡自己了,孫大人還以為她又要給葡萄兒子爭取什麽好處,卻沒想到這一次,九界天告訴了孫大人另外一個消息。

孫大人聽聞之後,臉色陰晴不定,謝過了【九界天】之後,一直到返回氓江哨所,都顯得心事重重。

……

皇帝在氓江都司附近玩耍好幾年了,京師中一直有朝臣不斷上書,措辭激烈的勸諫陛下回朝,但是皇帝自己不想回去,誰說都沒用。

不過皇帝自己這段時間覺得有些無趣了,他做事情本來就沒什麽長性,能夠在銅棺峽中釣了幾年的魚,完全是因為這項運動的確讓人上癮。

但是皇帝最近漸漸覺得,銅棺峽中的各處水域,都已經被朕征服了,朕應該去別的滅域中看一看,那些滅域的大江大河,一定有更新奇的魚兒。

皇帝露出了這個意思,身邊的眾人卻是嚇了一跳:您可別作妖啊,銅棺峽滅域已經被孫大人完全攻略,您在這裏面玩耍,孫大人安排的力量完全可以確保您的安全,您去了別的滅域……萬一出點事兒,身邊的這些人可都是株連九族的下場!

但是這些人又怎麽勸得住皇帝?皇帝到現在還沒有離開銅棺峽滅域,完全是因為他心中也有點逼數的,滅域兇險,若是沒有強大的護衛力量,他也不敢貿然進去。

皇帝知道皇室有兩位第七大境,但是老祖宗必然是要坐鎮京師的,那就只剩下了大宗正趙繼宗,可是他傳召趙繼宗,大宗正卻總是找些借口推三阻四不肯過來,皇帝不知道趙繼宗已經找到了皇位合適的接班人——五皇子——對他這個皇帝也就不那麽看重了。沒有第七大境保護,皇帝還是有些害怕的。

另外,皇帝想離開氓江都司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乃是他最近色心漸起,可是在氓江都司裏,他跟孫大人提了幾次選秀女的事情,都被孫大人敷衍過去。

皇帝還曾想過將水靈華收入後宮,跟孫長鳴說了之後,也沒了後文——沒多久水靈華就晉升第六大境了,也讓皇帝有些不滿。

說到底皇帝跟孫大人之間一直“相處融洽”,不是因為皇帝變得賢能了,完全是孫大人能陪著皇帝玩耍,沒錢的時候孫大人還能幫他搞錢。

可時間長了,兩人之間必有齟齬。

這一天,皇帝在銅棺峽滅域中釣了一天的魚,回去的路上卻被幾頭六階妖獸襲擊,保護皇帝的強修們手忙腳亂,難免出了紕漏,有一位溫柔熟美的女修忽然從天而降,竟然是第七大境的修為,擡手便鎮壓了妖獸,拯救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