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零章 印度的“四方來客”(第3/3頁)

鑒於大王十余年來所有戰略性判斷的準確性和前瞻性,政府和軍方盡管心中仍舊持有許多疑義,但還是忠實的執行大王的做出的指示和安排。

護航艦隊除了安全地將這兩艘商船護送至孟買,他們還背負有另一項任務,那就是在印度東西海岸執行戰鬥巡航,繪制詳細海圖,搜集該地區的沿海地理、水文、港口等各方面情報信息,為將來水師印度分艦隊的入駐做前期準備。

目前而言,在廣闊的印度次大陸,葡萄牙雖然遭到了荷蘭與英格蘭的挑戰,但他們憑借著先發優勢,百年的經營底蘊,葡萄牙人在印度東西海岸仍能勉力維持著東西海岸微弱的控制力。

15世紀末起,葡萄牙人在巴森、第烏、達曼、薩爾塞特島、喬耳、孟買、聖托姆、吉大港和胡格裏,建起了多處居留地和商館。

以至於在整個16世紀,葡萄牙人幾乎控制了印度洋。他們實行海盜式貿易,打劫其他國家的商船,蹂躪各個島嶼,掠取輸往歐洲的貨物。他們焚燒村莊,搗毀印度教寺廟,用武力強迫當地居民改信基督教等,瘋狂屠殺和殘害印度當地土民。

荷蘭人則追尋著葡萄牙人的腳步,但他們最初選擇的是東印度群島,瘋狂爭奪香料貿易產地,進而開始壟斷整個東方香料貿易。後來,荷蘭人發現,用現錢購買胡椒和香料不方便,於是便注意到古吉拉特和科羅曼德爾海岸的棉織品在東印度群島很有銷路。他們決定從阿拉伯和印度商人手裏,把這種貿易奪過來,然後用進口的棉織品去交換胡椒和香料。

這樣,商業上的利益就把荷蘭人吸引到了印度。在印度,他們在古吉拉特、科羅曼德爾海岸、盂加拉、比哈爾和奧裏薩設立商館,深入恒河流域下遊的腹地。

在蘇拉特,荷蘭人得到在中印度和朱木拿河流域制造的大量靛青的供應。他們從孟加拉、比哈爾、古吉拉特和科羅曼德爾海岸輸出生絲、紡織品、硝石、大米,逐漸形成了他們規劃設計的亞洲貿易圈。隨後,荷蘭人便準備繼續復制他們在東印度群島的壟斷手段,開始不斷擠壓和清除葡萄牙人的勢力。

英國王室和大商人早就懷著羨慕和嫉妒的心情注視著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海外擴張;荷蘭人在東方新近取得的成功更是刺激了英國商人,荷蘭人在歐洲提高香料價格也惹惱他們,促使他們下決心以有組織的力量直接來東方競爭。

1612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第十次遠航至印度,最終,他們通過兩艘武力強大的戰船在蘇拉特附近海而打敗葡萄牙人,由此得到莫臥兒帝國皇帝賈漢吉爾允準,於1613年在蘇拉特設立商館。這個時期,東印度公司主要是通過印度商人和高利貸者,用金銀收購印度的香料、棉布、硝石、靛藍等商品,運到歐洲市場,高價出售,獲取暴利。

而齊國印度商社作為來印度最晚的“選手”,其發展勢頭卻是最快的。在不到八年時間,不僅在東西海岸陸續設立十余個商站,而且還從葡萄牙人手裏獲得了一塊永固的據點,加之地理上的優勢,儼然成為上述三方殖民勢力最具挑戰性的對手。

如今,齊國人竟然運了兩船珍貴的奢侈品,與偉大的莫臥兒皇帝進行貿易。這無疑引起了很多人的嫉妒。

印度雖然很大,但是卻容不下更多的外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