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分化之策(第2/3頁)

“為此,我們參謀部作戰方略如下:在威遠(今新幾內亞島)、呂宋兩個總管區動員武裝鄉兵六個中隊,配合第一陸戰營攻呂宋,同時輔以沂州鎮(菲律賓東南部黎牙實比市)和蘇祿國仆從部隊,在威遠艦隊的掩護下,逐一奪取鄭氏呂宋領地。”

“在琉球、安南兩個總管區動員武裝鄉兵六到八個中隊,配合第三陸戰營攻台灣,輔以占城、瓊州顧榮部(顧三麻子)仆從部隊,在安南分艦隊的掩護下,襲取鄭氏台灣領地。”

“最後,集合水師主力艦隊,遊擊福建沿海,襲殺鄭軍水師,並竭力阻擊建奴登陸登萊和長山島。”

說完,崔少川擡頭看了看面無表情的齊天,發現他似乎對參謀部的作戰方略有些不滿意的樣子,心裏不由打鼓。

“黑衣衛有沒有獲得鄭芝龍降清後,其內部人員的變化情況?”齊天問道。

“回王上,據福建潛伏的黑衣衛傳來消息,鄭芝龍降清時,對內部進行了一番清洗,有二十余文武官員被殺,福州、泉州、延平(今福建南平市)、漳州等幾個主要城市一直都在實施宵禁。”黑衣衛指揮曹和躬身答道:“另外,其水師船隊當中也發生過火並事件,死傷水手千余,但最後均被鄭氏親信水師將領所控制。”

“那個鄭成功,哦,就是鄭芝龍的長子,鄭森,他在做什麽?”齊天問道。

“鄭森……?”曹和不明白王上為何要稱呼鄭芝龍長子為鄭成功,更不知道王上為何如此關注這個人,一時間有些無措,“回王上,潛伏在福建的黑衣衛並無傳來此人的具體消息。”

“著人立即潛入福建,試著去聯系一下鄭森。其人曾去登萊覲見過永初帝,聽說對大明朝廷盡顯赤誠之意,或許可以爭取一下。”齊天不滿地看了一眼曹和,“另外,福建的內部勢力並非鐵板一塊,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跟隨鄭芝龍去當清廷的奴才,有志於反清的豪傑志士,不知凡幾。我們需要聯合登萊的永初朝廷對鄭芝龍的內部勢力,進行針對性地分化和瓦解。”

猶記在原有的歷史時空當中,清廷招降鄭芝龍後,鄭森帶著部分不願降清的官兵出走金門,矢志抗清,任憑清廷如何引誘、招撫,拒不接受。即使清廷拿鄭芝龍父子性命要挾,也無法動搖鄭森的抗清意志。那麽,在這個時候,鄭森沒有道理會無聲無息的湮沒在歷史大潮之中,屈服於鄭芝龍的安排,投身清廷。

“還有,清廷奴酋多爾袞死了,其內部必然會出現一番激烈的權力鬥爭。在這種情況下,會不會對各地反清局勢形成一定的有利局面?你們參謀部要對此進行全面的評估和局勢推演。”

“如今,我們已與原大西軍和大順軍余部取得接觸,並對其進行有限的支援。從桂北和湘南的戰事來看,農民軍的戰鬥力還是比較強悍的。為此,我們是否需要對他們加大支持力度?”

“鄭芝龍被清廷敕封為靖海王,獲得閩粵兩地的管轄權。如今,為了取得對廣東整個地方的實際控制,他會不會從福建、浙南抽調大量的部隊進入廣東,繼而會造成上述地區的防守空虛?如此,我們可否制定一次針對福建的攻擊行動,將刀子直接插入鄭芝龍的心口?”

“以鄭芝龍貪戀富貴,不舍大陸繁華之心思,即使我們攻占了呂宋、台灣,恐怕也難以對鄭氏造成實質性的打擊。如此一來,我們動員和集結大量軍力攻擊兩地,是否仍有必要?”

“諸位,我們齊國的目前的核心利益是什麽?是移民,是持續不斷地獲取大量人口,來填充我們的漢洲大陸,以及所屬海外領地。誠然,攻占呂宋,台灣,是可以讓我們齊國取得兩塊成熟的海外領地,同時也能得到四十余萬人口。但若是因此浪費大量軍力去攻打台呂,然後還要分兵駐守,卻致使大陸局勢惡化,讓清虜逐一攻滅各地反抗勢力,最終統一天下。那對我們而言,將是一個最壞的結果。”

“因而,我們的方略應該是,在內部要盡可能地去分化瓦解鄭氏,對有志於脫離鄭氏,堅決抗清的勢力,予以最大的支持和幫助;而在外部,則集結最大的力量,對鄭氏進行連續打擊,並予以重創,避免讓清虜完整獲得鄭氏的海上力量。”

……

“王上,當年俺效力的恩主,陳暉,應該是一個可以爭取的鄭軍將領。”

三年前,齊王授意,由王室、工商部、戶部、漢洲總商社、大興聯合商社等數家單位和實體出資,設立了漢東總商社,授權其經營漢洲大陸東部的共工島(今新西蘭北島)、精衛島(今新西蘭南島)、誇父島(今新喀裏多尼亞島)等諸多島嶼和海域,大掌櫃由齊王的兄長齊大海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