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秦國楚韓爭(第2/3頁)

現在聽昏君子楚和奸臣藺贄又在那裏笑話朝臣,蔡澤給了兩人一個辱罵的眼神,道:“朝堂上為此丟臉的不僅有韓國外戚,還有韓國客卿,和已經入秦幾代只是祖上為韓的秦人。君上不要讓他們寒心。”

昏君子楚立刻辯解:“是韓王讓他們寒心,與寡人何幹?”

奸臣藺贄立刻附和:“就是就是。相國你怎麽能冤枉君上,這不是為臣之道。”

蔡澤拱手:“臣請辭去相邦之位。”

“不許。”秦王子楚道,“好了,寡人不笑。藺卿,你也別笑。”

藺贄板著臉:“不笑。”

秦王子楚:“蔡卿,你看藺卿已經不笑了。”

乃先王的!蔡澤在心裏大逆不道了!

“繼續說如何處置韓王吧。”蔡澤看見這兩人狼狽為奸的模樣,獨木難支,只能妥協地轉移話題。

秦王子楚道:“寡人本想將韓王流放巴蜀之地。但他如此賣力,堪為其他五國國君標杆。寡人猶豫,是否應該厚待他?”

秦國統一天下之後,秦王子楚原本擔心六國復辟,準備將六國國君軟禁偏遠之地,或者直接偷偷處死。

但韓王這衰樣讓秦王子楚動搖了。

他覺得六國國君似乎都差不多昏庸,韓王如此可笑,其他五國國君在國滅之後應該也振作不起來。

或許應該把他們捧得高高的,讓六國士人看看他們原本的王是怎樣的廢物,更能打消他們復辟之心。

現在學宮推薦制度的建立,讓秦國沒仗打之後,也有一個穩定的渠道可以讓六國士人求官。

看著傷眼睛的亡國之君,有本事的六國士人在復辟和自己與家族的利益之間,恐怕就更容易選擇後者了。

藺贄微笑道:“秦國以仁義得天下,自然會厚待主動投降的亡國之君。臣提議君上封韓王為順侯,賜良田美屋,在鹹陽安享晚年。”

蔡澤想了想,道:“臣附議。在封韓王為順侯之後,君上與韓王在宴會上相談甚歡,韓王推舉韓非在秦為官。君上知道韓非之才後大喜,拜韓非為上卿,同意韓非遷韓國先王牌位入祠堂繼續供奉。”

秦王子楚道:“讓韓非成為韓氏一族族長嗎?不知道韓非能不能擔此重任。”

藺贄道:“他擔得起重任,韓國宗室就會在他的帶領下融入秦國;他擔不起重任,韓國宗室就會衰敗。無論擔不擔得起,對君上都有益無害。”

蔡澤又道:“韓非得荀子和朱襄教導,才高德厚,君上拜他為上卿後,可再拜他為相邦。”

秦王子楚充耳不聞:“寡人就給他一道詔令拜為上卿,加太子詹事,繼續在南郡輔佐太子。”

藺贄也無視蔡澤道:“韓非李斯一直是太子左右膀。李斯與韓非摯友情深,韓非不出仕,他也不求官,只在南郡與韓非一起領個小官為太子做事。現在也可封李斯為詹事丞了。”

秦王子楚點頭:“也是。韓非和李斯本就做著詹事和詹事丞的事。”

詹事是太子東宮一把手,詹事丞是詹事副手,二者主持太子身邊一切大小事宜。先秦時就有這個官職。

敲定太子詹事和詹事丞後,秦王子楚又正式任命蒙恬為中庶子,即太子近侍,然後給了長平君朱襄一道詔令,太子離得遠,以後例如中庶子等東宮屬官,朱襄可直接任命。

藺贄笑話道:“政兒當了這麽多年太子,秦王子楚這才開始為他配置東宮屬官。傳到六國去,別人還以為君上不重視政兒呢。對吧,蔡澤。”

蔡澤道:“我要辭相歸家,韓非也好李斯也好,朱襄也行李牧也行,讓他們來當,我不幹了!”

秦王子楚幹咳一聲:“相邦,韓非李斯稚嫩,朱襄李牧魯直,藺贄更是品行惡劣不堪為相,寡人除了你,無人可信任啊!”

“啊對對對。”藺贄自嘲道,“我是奸猾小人,蔡澤你怎麽能安心讓我獨攬大權?”

宮人們想捂住耳朵了。

又來了又來了,這話他們可不敢聽。

……

“韓非!夏同封韓王為順侯,賜良田美宅,居住鹹陽。”朱襄讓人撞開韓非許久未開啟的門,把一紙詔令遞給形容枯槁的韓非,“夏同剛做決定,韓王都還沒到鹹陽,他就寫信讓人快馬加鞭送到漢水渡口,日夜不停駕船送來安你的心。快振作起來,不要對不起夏同。”

瘦得只剩下一把骨架的韓非泣不成聲:“老師……”

朱襄把臟兮兮臭烘烘的韓非攬進懷裏,像對待孩子一樣輕輕拍背安撫:“沒事了沒事了,該振作起來……啊,誰是你老師?算了,你說是就是吧,別哭了。”

張良垂首站在門邊。

秦王因朱襄公對韓非的看重和愛護,本來讓他心頭一暖。聽到朱襄那句“誰是你老師”的話後,他嘴角一抽,暖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