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張良說楚王(第2/3頁)

楚王看著一位童子直愣愣地看著自己,自覺不對。

他晃了晃有些昏的腦子,問道:“你是何人?”

張良拱手道:“小子張良,韓相張平之子。”

楚王一屁股坐在地上:“韓相張平?”

他想了許久,想到了這個名字。

對於張良扮作童子來見他,他沒什麽反應。

張良見楚王發呆,恭敬道:“請楚王出兵救韓國。”

楚王道:“韓國為何派一童子來?”

張良道:“因為韓國已經想要投降秦國,成為秦國的屬國。”

楚王嗤笑:“韓王既然要投降,你為何來尋我?”

張良道:“韓王不想降,只是韓國士人想降。如令尹李園得了秦國的好處,想要坐實韓國被滅,好擴展封邑;如南楚君趁著秦國壓迫自立,無視楚國和楚王利益一樣,韓王如今也陷入如此絕境。”

楚王猛地擡頭,死死地瞪著張良。

張良毫不畏懼地直視楚王:“楚王,唇亡齒寒。若沒有了韓國抵擋秦國的進攻,秦國大軍可在韓國屯兵屯田,直接南下攻打楚國。那時楚國危矣!”

楚王沉默良久,道:“世人都言寡人已經被令尹奪權,你為何不去尋令尹,要冒險入宮尋寡人?”

張良道:“因為良相信,春申君寧死也不肯背叛的君王,一定是一位有為之君。即便受了他人蠱惑,只要楚王願意,就能立刻重新掌握楚國。”

楚王響亮地嗤笑了一聲,然後仰面朝天躺到了地板上。

張良沒有繼續催促楚王,只是保持恭敬的姿勢,垂首等候楚王做決斷。

半晌,楚王道:“好,寡人出兵。”

張良緊捏的手心松開,手心全是汗。

楚王搖搖晃晃站起來,派人去傳李園。

“張平有你這樣的兒子,一定會很欣慰。你師承何人?”楚王問道。

張良本想說自學成才,又想到還未謀面的韓公子非。

但他張口時,卻低頭道:“我暫無師承,只是在鹹陽受過長平君幾月指點。”

楚王微愣:“是長平君?”

張良道:“是。”

楚王深深嘆了一口氣,道:“又是長平君。這個長平君啊。”

楚王擺了擺手,道:“你目的已達到,趕緊走吧。若你不走,李園必不可能放過你。”

張良聽著眼神時而清明,時而渾濁的楚王對他關切的話語,心中有些疑惑。

但楚王說得有道理,他立刻喬裝離開了陳都。

果然如楚王所說,張良前腳離開陳都,後腳惱羞成怒的李園就派人前來追殺。

李園派人攔住北上的要道,想要把這個破壞他計劃的黃毛小兒留在楚國,然後扮作是強盜劫道。

他殺張良還有一個理由。

如果張良死在楚國,那麽韓國肯定會斥責楚國。

這時他再義正辭嚴地這和楚國沒關系,明明是你們自己不小心。楚國都出兵幫韓國了,韓國還出言不遜,撤兵!

李園想得很好,卻沒料到張良沒有北上,而是南下。

楚王料到了。

他還送給張良一塊令牌,可以扮作楚國使臣,順利通過南楚國地界,前往南秦拜見朱襄。

扮作楚王使臣的當然不是張良,而是張良帶去的家仆。張良扮作家仆的書童。

坐在馬車內,張良把玩著楚王賜予的令牌,神情惆悵。

楚王現在的表現,可不像是一個昏君。

可楚王如果不昏庸,為何會逼死春申君?

張良想不明白。

張良還想不明白,魏王因為信陵君魏無忌的死病倒,現在似乎快病死了。既然魏王對信陵君感情如此深厚,為何在信陵君生前卻不好好對待信陵君?

還有韓王。

韓王聽信外臣的話,內不修政治,外不整備軍務。韓國宗室應該是韓王最信任的人,但韓公子非的勸誡,韓王一句都聽不進去。

這又是為何?

張良在父親辭世前,都認為自己天資聰慧,才華不比成年賢才差。

現在他被迫成長了,過早成熟了,真的可能算得上賢才了,心中疑問卻越來越多,越來越不知道該如何當一個賢才。

“公子,前面就要過南秦的邊防關卡了。”駕車的家仆有些擔心,“若秦人攔住我們該怎麽辦?”

張良道:“我有秦太子的信物,不須擔心。”

家仆應了一聲,繼續駕車。

他摸了摸橫放在腿上的長劍,長嘆一口氣:“太子政若見我來投,定會嘲笑我。”

小張良腦海裏浮現出太子政那面目可憎的嘴臉,心裏就有一股火氣往上冒,想立刻調頭回韓國。

可惡啊!為何太子政不留在鹹陽?真是不想見到這個人。只想一想,小張良就想拔出劍砍點什麽!

……

“阿嚏。”嬴小政揉了揉鼻子,道,“舅父,我一嘲笑張良就打噴嚏,他肯定正在詛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