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過年慶典日(第3/4頁)

待他們讓庶民知道“禮”的含義後,再和荀子這個賤儒討論庶民該知什麽禮!

這年頭,就算是後世批評的“迂腐”魯儒,也個個都是行動派。

孟子他老人家,也曾經帶著弟子別著劍駕著車周遊列國。

南秦也要過年。

朱襄只是腳背被砸腫了,換一雙寬大的棉鞋,第二日就能走路。

嬴小政像個小老頭一樣背著手跟在朱襄身後,每當朱襄走快了就開始嘮叨。

小成蟜正是活潑的時候,總會先跑到朱襄前面,然後跑到嬴小政後面,又跑到朱襄前面,來來回回繞圈子,一個人每日行走的路程是朱襄和嬴小政的總和。

白起過年也要放假,跟著朱襄享受天倫之樂。

李牧在朱襄的催促下,本來想在南邊過年,也被迫回吳郡感受寒冷,順帶給他們帶了一些熱帶水果解饞。

朱襄都不知道李牧跑哪裏去了。

莫非跑去海南了?

朱襄叮囑:“近海也很危險,你別跑太遠。”

就算有指南針,鹹陽學宮還計算出指南針和真正南方的夾角,做出了真正的“指南針”,但海上風浪大,即便是近海,也有沉沒的危險。

不過李牧是軍隊好幾艘船一起出航,危險要小許多,就算一艘船出事,還有其他船可以援救。

商人的海船容易出事,因為基本都是單船出行,沉沒了沒人救援。

但就算這樣,如果有船沉沒,也多費錢費事啊。

李牧聽著朱襄的嘮叨,不斷嘆氣。

朱襄什麽都好,就是嘮叨起來沒完沒了。

這時候李牧終於懷念起藺贄。藺贄雖然做事過於荒誕,但有藺贄在,總能轉移朱襄的注意力,讓朱襄不至於對著自己耳朵嘮叨,嘮叨得耳朵都疼了。

小成蟜一拍手,做出一副大聰明的表情:“舅父總說大兄喜歡嘮叨,大兄是向舅父學的!”

朱襄嘮叨的話一滯。

嬴小政握緊拳頭,在小成蟜頭頂上一捶。

“哎喲。”小成蟜抱著腦袋,叫得很大聲,但表情還是那副大聰明模樣,一變不變。

朱襄吐槽:“成蟜以前被敲腦袋還會哭,現在連表情都不變一下。這鐵腦袋的功夫,肯定是向政兒學的。”

嬴小政:“……”

他不懷好意地盯著舅父的腦袋,心想要不要也給朱襄來一下。

白起幹咳了一聲。

嬴小政訕訕放下拳頭,只用眼神威脅舅父。

可惡的舅父,等白翁不在,我一定捶你!

朱襄給了嬴小政一個挑釁的眼神。

小樣,我還怕你?你舅父吃的鹽,比你這吃的米都多!

李牧見嬴小政和成蟜轉移了朱襄嘮叨的注意力,松了一口氣。

他趕緊繼續轉移話題:“以前趙國民間也會在趙王祭天的時候辦慶典。現在聽聞趙國的慶典也集中在過年兩天了。”

朱襄點頭:“以前趙國的慶典也挺熱鬧。”

白起問道:“趙國年年都有慶典?”

朱襄道:“不一定年年有,要看是否豐收。如果遇到豐年,趙王祭天的時候,民間就會連同豐收一起開個熱鬧的慶典。政兒,你還記得嗎?”

記憶力很好的嬴小政道:“沒什麽意思,不太有趣,還是在成都那次慶典熱鬧。”

嬴小政雖然記憶力好,但對吃的記憶力更好。

趙國的慶典就只是熱鬧。朱襄把他扛在肩膀上看人頭,看一會兒就打瞌睡,確實沒什麽意思。

何況那時朱襄還是庶人,見到官吏的車馬就得趕緊低頭下跪,否則就會被治罪。所以朱襄不常帶著他出門。

嬴小政對趙國慶典的記憶,還不如家裏那棵大棗樹。大棗樹結的棗子可好吃了。他入秦之後,就再也沒吃到那麽好吃的棗子。

比起趙國的慶典,成都那次慶典的麥芽糖倒是讓嬴小政的印象較為深刻了。

他還是第一次吃到麥芽糖呢。

舅父在家裏準備的蔗糖雖然味道更好,但因為沒吃過,所以嬴小政就念著那個味道。

之後他纏著舅父做了一次後,再吃的時候又覺得不怎麽好吃了,不如舅父做的桂花糖。

成蟜聽嬴小政說起麥芽糖,含著手指道:“麥芽糖,我沒吃過!”

嬴小政把成蟜的手指從他的嘴裏拔出來,道:“你想吃?等春天的時候,讓舅父做。”

朱襄道:“可以……咦?你們看,那是不是在賣麥芽糖?”

嬴小政一把將弟弟抱起來:“在哪?哦,在那!走,大兄請你吃麥芽糖!”

嬴小政大步離開,朱襄想跟過去,被李牧攔住。

“小心被人踩到。”李牧讓朱襄留在人少的地方,自己跟著擠了過去,給嬴小政和成蟜當護衛。

朱襄對白起唏噓道:“沒想到政兒居然已經長大到可以給弟弟買糖的年齡了,時間過得真快啊。”

白起想起剛見到嬴小政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