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燜烤熊掌肉(第2/3頁)

朱襄道:“熊掌味道就這樣,但熊皮很好,我要帶回去嚇唬政兒。”

王翦道:“早就給你準備好了,連熊頭都很完整。你要怎麽嚇唬政……太子?太子不是那麽容易被嚇到。”

朱襄壞笑道:“等他睡著時,將熊皮蓋在他身上,把熊頭對著他。他一醒來,就能看見一個熊頭。”

王翦再次差點被嗆到。

李牧比王翦有經驗,在朱襄說嚇唬政兒時,就停下了吃東西喝水。

“你還說政兒越大越對你不尊敬,你這樣,政兒怎麽對你尊敬?”李牧嘆氣道,“別去嚇唬政兒,若嚇出問題怎麽辦?”

朱襄道:“你要相信政兒,他不會那麽容易被嚇到。”

王翦咳著嗽道:“你真要去嚇唬?要不要虎皮?我這裏還有一張帶虎頭的虎皮。”

朱襄勾手:“來來,多多益善。我把虎頭和熊頭一左一右放在政兒枕頭兩側。”

李牧道:“希望政兒不會氣得找雪姬告狀。”

朱襄壞笑一僵,開始猶豫:“這倒是……”

王翦笑了起來,笑聲十分暢快。

與朱襄相處久後,他也總算知道,為何朱襄的友人在看到朱襄吃癟時,總是會笑得很開懷了。

朱襄擔憂嬴小政和小成蟜,只歇息了一日便啟程了。

途徑黔中郡和吳郡的時候,朱襄照舊下船與張若、蒙武小敘,不過沒有住一日。

因為白起在船上不肯下去。

白起雖然知道現在的秦王和秦昭襄王不一樣,猜忌心沒那麽重,自己也離開戰場很多年,不需要太謹慎。

但他性格就這樣,謹慎慣了。

此次他來南秦非秦王詔令,算是私下行事。他認為不應該和對方掌握兵權的大員見面。

而且白起身體也不太好,平時都在船艙裏休息,都不參與朱襄和李牧在船頭的釣魚活動。

為免白起在船上久等,朱襄和李牧便以嬴小政和小成蟜為借口,沒有多做停留。

他們也沒有將白起在船上的事告訴他人。

雖然告訴也沒關系,但白起不願意,他們尊重白起的願望。

白起垂老,換上一身長袍廣袖站在船頭,他的老部下張若看到了都沒認出來。

張若曾隨白起征戰南楚,對白起十分佩服,和朱襄聊天時常常提起白起。

朱襄勸白起下船與張若一聚。

這個時代,聚一面少一面,好不容易與故人相逢,怎麽能不下船?

白起卻仍舊搖頭。

“他是我曾經的部下,我是他曾經的主將。在我不是他主將的時候,我和他就不是什麽故人了。”白起道,“這是我的經驗,李牧,你要記好這件事。”

李牧道:“是,白公。”

白起最終沒有下船,只是站在船頭,遙遙與故人相望。

張若送朱襄離開時,總覺得朱襄身後一老人有些眼熟,但怎麽也想不起來。

他心想,可能是錯覺吧。

太子政回南秦時告訴他好消息,秦王終於肯讓他回鹹陽,在朝中為高官了。

雖然張家在黔中郡很風光,但能回到秦王身邊為官,當然是求之不得的事。

“等回到鹹陽,就去拜訪白公。”張若今日不知道為何,突然想到了武安君白起,“還有一些故人……唉,故人真是越來越少了啊。”

張若很是悵然。

蒙武在碼頭上為李牧和朱襄接風洗塵時,沒看到自己的二兒子蒙毅,有些遺憾。

“我還以為這次蒙毅會隨你來南秦。”蒙武道,“看來蒙毅的本事還不夠。”

李牧沒好氣道:“你也太貪心了,兩個兒子都要待在太子身邊嗎?小心被人彈劾。”

蒙武笑道:“讓我兩個兒子都給太子當玩伴,是昭王定下的事,怎麽能說我貪心?”

李牧道:“你可別和外人這麽說,否則別人定會說你對如今秦王不滿。”

蒙武擺手:“我什麽性格,你還不知道?我在外人面前,絕對比你謹慎。朱襄,毅兒可好?”

朱襄為難道:“老實說,不知道。”

“啊?”蒙武驚訝。

朱襄攤手:“我此次回鹹陽,都沒見到蒙毅。荀子說,他和一眾師兄弟在六國遊學去了。”

蒙武:“啊?!”

李牧失笑:“看來你這個兒子比你印象中有志氣多了。”

蒙武無語:“他去遊學?有必要嗎?真想要積攢什麽經驗,隨朱襄你左右不是更好?”

朱襄笑道:“年輕人有志氣。自己去遊覽六國後,肯定有與師長教導不同的見解。”

李牧道:“不用擔心危險,他和荀子看好的弟子一同去遊學,帶了不少護衛。”

蒙武翻白眼:“還需要護衛?我看那群儒家弟子自己就能壓著普通護衛打。罷了,去就去吧,有了恬兒建功立業,他想當一個學者,按照他的心意來也行。”

蒙武雖然是將蒙家更進一步的希望寄托在了兒子身上,但這種寄托也就僅限於寄托,不會做幹涉兒子選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