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秋後烤紅薯(第2/4頁)

嬴小政伸長脖子,探頭看了一眼舅父寫給君父的信,艱難地忍住笑,默默把腦袋縮了回來。

冒險這件事上他雖然有錯,但老師、舅父和君父難道錯不比自己大嗎?

哈哈哈哈哈。

嬴小政雖然沒有笑出聲,朱襄還是看到了這小子臉上囂張的笑意。

朱襄用毛筆杆戳了一下嬴小政的額頭,無奈地嘆了一口氣。

該不會真的是自己教育問題吧?

但政兒都十四歲了,還能扳回謙謙君子……算了,還是現在政兒好,他無法想象自家外甥成為謙謙君子的可怕模樣。

李牧磨磨蹭蹭,終於來挨揍的時候,廣陵人已經收拾好戰場,將全部精力投入秋耕。

因為只兩日便打退了楚軍,廣陵城中的糧食還剩不少,不需要吳郡支援,摳摳索索也能用到年底收獲。

長三角現在的水熱條件,若再種一季大豆什麽的,都能一年三收了。

朱襄原本是打算從吳郡運點糧食來,讓廣陵人在戰後過個稍稍富裕一點的年,但被廣陵士人和庶民中的宿老代表婉拒了。

他們知道自己現在已經是秦人,需要受秦國庇佑。有過一次“背叛”後,廣陵人急需向秦國展現出自己的價值,以換取秦國的保護。

特別是他們曾經對長平君不敬,長平君卻留下來帶他們禦敵,若他們再繼續扒拉著長平君要好處,別說秦王和秦太子心裏不滿,他們廣陵人恐怕在天下人心中的形象都不好了。

廣陵人有這樣的志氣,朱襄很支持。

人有時候就需要在心底憋這一口氣,日子才能過得更好。

廣陵城守住之後,有逃跑的士人想要回來。

他們本來放棄了田地和房屋,現在見廣陵城無事,不僅想要把田地和房屋拿回來,還想找朱襄討要房屋被拆的損失。

朱襄可不會慣著他們。白紙黑字留了憑證,你們以為憑借耍賴就有用嗎?真當我脾氣是泥捏的?

朱襄鉚足了勁要當面罵這些人,但他連這些人的面都沒見到,聲稱要討要放棄財產的人,就被一群廣陵農人拿著鋤頭和草叉趕走了。

回來可以。

廣陵城中也有人送走了自己的家人,現在城守住了,歡迎大家回來。

但已經放棄的財產,一寸布都不能要。這是你們逃離廣陵城的代價。

還想逼迫朱襄公?你是想死嗎!

有人的宗族留在了廣陵城,想借此串聯一下。但這個時候的人雖然只重門戶私利,卻又矛盾的心存俠氣。

做這種事的人,無一例外被宗族分家,嚴重的連牌位都從祖祠裏丟了出來,還有人拿著劍要砍死他們。

蒙恬本來在一旁看好戲,看到劍都拔出來了,趕緊勸架。

秦人在戰場之外的地方都挺溫順,少有打架鬥毆。這樣一言不合就拔劍互砍,給了秦國小將蒙恬一點小小的彪悍楚人震撼。

蒙恬與朱襄並肩作戰後,對朱襄的態度隨意許多,終於像個晚輩了。

蒙恬拉著朱襄吐槽此事,朱襄笑道:“在商鞅變法之前,秦人也這樣,甚至比其他六國更加彪悍。他們只是在忍耐,並非被磨去了血性。若遇到不平事,他們也是會重新拾起血性。”

劉邦就是被老秦人給擡上皇位。

漢朝建立後,劉邦晚年都在平叛,相當於又滅了一次六國,重新統一天下。

跟著劉邦再次掃平六國的,也是老秦人。

“不要因為他們溫良就忽視他們心底的火,否則等火燒起來的時候,就已經晚了。”朱襄道。

嬴小政知道舅父這句話是說給自己聽的。

他想起夢境中另一個自己的記憶。

那時候秦人心底的火燒起來了嗎?

明明是另一個世界的事,嬴小政心底卻泛起真實的苦澀,好像他真的經歷過似的。

他晃了晃腦袋,把自己心中的異樣晃掉,轉移話題:“老師來了,舅父不去迎接?”

朱襄從桌子下面拖出一根手臂粗的木棍。

嬴小政:“……”

蒙恬道:“我還有事!”溜了溜了!

李牧知道朱襄不會來迎接他,但他沒想到,自己見到朱襄的時候,朱襄舉起那麽大一根木棍。

這木棍要是砸下來,就算是他也得躺一月。

李牧轉身就跑。

朱襄追在李牧身後,把木棍舉得老高。

李牧的副將嘴張得特別大。

怎麽回事?為什麽會這樣?我是不是不應該跟著將軍來拜見長平君和太子。

韓非腳步挪動到嬴小政身邊。

嬴小政從袖口摸出一把炒南瓜子,分給韓非一半,然後嘎吱嘎吱嗑瓜子。

已經用毅力克服了大半結巴的韓非又重新變回了結巴:“太子,這、這,不勸?”

嬴小政吐出瓜子殼:“舅父就嚇唬嚇唬,他怎麽可能真的把木棒砸下去?”

韓非道:“那、那武成君為何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