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舅母竹篾條(第2/3頁)

雪姬咬牙切齒:“難道是你故意去招惹他!”

朱襄端起茶杯,遮住嘴邊幸災樂禍的微笑。

什麽叫做知子莫過母?他還什麽都沒說,雪姬都猜得七七八八了。

李斯趕緊道:“我和韓非還有事,我們可否先告辭?”這事不能聽不能看啊!

韓非也回過神,道:“對對對!”

朱襄本想說此事鹹陽城都知道,沒什麽不可說不可看。在李牧的眼神提醒下,他才意識到李斯和韓非想要躲避的是雪姬教訓政兒這一幕,便點頭同意。

“那先不說這件事,雪,等會兒教育政兒。”朱襄安撫好雪姬後,道,“先說韓非的事。韓相張平去了,想將二子拜於你門下。”

韓非面有喜色:“為禍五代韓王的庸碌張家終於不當韓相了?!”

朱襄:“……”

幸虧韓非當時不在鹹陽,不然張勝和小張良說明來意後,韓非一拍大腿大笑三聲“死得好死得妙死得呱呱叫”,怕不是張勝和小張良從此要視韓非為仇敵,暗地裏派刺客刺殺韓非。

還什麽師徒退路啊,大仇敵了家人們!

韓非喜完之後,又意識到就算張家不當韓相,新上任的韓相大概率也是庸碌,甚至比張家更庸碌,臉上的欣喜漸漸平靜。

他皺眉道:“罷了,人死為大,張家為相也算沒出太大茬子,只是無能。怎麽,張平不是瞧不起我?居然讓他兒子拜我為師?”

李斯跟著皺眉頭:“你別上當。他說什麽你回韓國之後,張家任你驅使,但張平去世之後,韓國朝堂恐怕就不認張家的旗號了。何況你想要在韓國為相,最主要是看韓王的打算。韓王可沒請你回去。”

李斯沒有說韓國都快滅亡,地都只剩下新鄭周圍一小塊了,韓非你回去幹什麽。

他只冷靜地分析了張家只是在給韓非畫大餅,實際上給不出什麽好處,讓韓非別相信。

韓非臉上閃過一絲黯然,一絲掙紮,然後苦笑道:“我知曉。”

朱襄搖頭道:“他本就不是想讓你回韓國。”

他將之後他與張家兄弟的對話,和他對張平遺言的猜測說給韓非聽。

韓非先愕然,然後擡起顫抖的雙手捂住了臉,背一下子佝僂了起來。

李斯罵道:“韓王雖無能,但可曾對不起韓相?為後人謀求出路是慈父之舉,可用得著這麽急嗎?!”

嬴小政道:“不趁著韓非還在微末時拜師,將來韓非就不會提拔他張家。”

朱襄問道:“政兒,你不是很欣賞小張良的聰慧?”

嬴小政立刻辯解:“聰慧的人多得是,何況他聰慧,和他親父的謀算有何關系?”

韓非捂著臉深呼吸了許久,才將情緒穩定下來。

他用袖口擦了擦緋紅的眼角,聲音沙啞道:“朱襄公幫我擋下來了?謝朱襄公。若是我在鹹陽,恐怕就不得不收學生了。”

朱襄待韓非的情緒完全冷靜下來之後,才道:“不,我沒有完全阻止他們,我和他們打了一個賭。”

李牧看向朱襄,眉頭微皺:“你又自找什麽麻煩?”

朱襄的高人姿態在李牧這句質問下蕩然無存,無奈道:“什麽叫自找麻煩?我身為秦臣,為秦謀算不是很正常?”

“我沒說不正常。”李牧問道,“你又自找了什麽麻煩?”

朱襄:“……”

他忽視了李牧不善的語氣,將自己與張家兄弟二人的打賭說了出來。

李牧沒有皺得更緊:“韓國不過彈丸之地,隨意一個秦將大軍壓境就能速勝。你非多此一舉,難道是真看重張家兄弟的才華?”

韓非木然道:“或許有,但並非首要原因。朱襄公是想以張家兄弟的失敗,徹底消磨韓人對韓國的歸屬感。”

朱襄沒有回答。

韓非道:“朱襄公,若你意如此,該我回韓國。”

朱襄搖頭:“人有親疏遠近。你不許去。”

韓非心道,朱襄公你說我不許去,我就不去嗎?

但他看著朱襄眉眼間的堅決,話到了嘴邊卻道:“是。”

朱襄本想再勸說幾句,但看韓非頹然的神情,他將想說的話咽了下去,心中嘆了口氣。

韓非與剛入秦時不一樣,已經很成熟。接下來如何做,韓非心中有數,他再怎麽勸都沒有意義。

朱襄給李斯遞了一個眼神,讓李斯安慰韓非。

這時,只有摯友的安慰和支持,才能讓韓非振作。

雖然李斯是韓非摯友這件事本身挺怪的。

李斯得到朱襄示意,伸手拍了拍韓非的背,道:“我和韓非先告辭了。”

朱襄頷首:“去吧。”

李斯帶著走路有些踉蹌的韓非離開,朱襄長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

嬴小政道:“舅父不必多慮,韓非既然已經在南秦,我便不會讓他回韓國。若他非想回韓國,我就修書給君父,讓君父趕緊把韓國滅了,他就安心了。不過是打亂一下計劃,先滅一國,韓非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