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麻油拌時鮮(第2/3頁)

“我見到了你另一個兒子蒙毅,他與另一位鹹陽學宮學子張蒼共同侍奉荀子。”朱襄道,“聽聞他在鹹陽學宮能言善辯,待人處事十分周到。怎麽我看著,他好像過於靦腆。”

蒙武差點嚇得手中的雞腿掉了:“靦腆?”

朱襄點頭:“靦腆。”

蒙武手中的雞腿掉了:“靦腆?!”

嬴小政道:“確實很靦腆,在舅父面前連話都說不明白。”

張若微笑道:“或許是他見到長平君和太子,太過緊張。”

朱襄擺擺手:“我與蒙武交好,也算是他長輩,他緊張什麽?政兒抓了前韓相的兒子進大牢,我在牢中罵了他們一頓,第一日請那兩兄弟吃飯時,張家兄弟見我都不緊張。蒙毅怎麽會緊張?”

蒙武道:“我寫信問問看。”

朱襄道:“好。委婉點,別嚇著他。”

蒙武把不小心掉了的雞腿拿起來:“太過寵溺養不好兒子。他沒有那麽軟弱。”

朱襄指著嬴小政道:“你看看政兒,再說一遍寵溺養不好?”

嬴小政:“?”

蒙武和張若面面相覷,然後都失聲大笑。

嬴小政眼皮顫了顫,很想說自己一點都沒被寵溺過。但為了給舅父面子,他還是沒有反駁。

下了遊船後,朱襄去周圍的稻田逛了逛,見到許多衣衫襤褸的楚國流民。

張若道:“現在從楚國過來的流民越來越多,還好我這裏空著的地也多。”

張若是黔中郡郡守,雲夢澤平原,即洞庭湖平原就在他的黔中郡。

洞庭湖平原後世是產量種地,現在是水澤彌補,瘴氣叢生的叢林,還是血吸蟲重災地,之前為楚國放逐征服的小國土著的地方,基本是半部落制。

朱襄第一次帶兵作戰就在這裏。

朱襄在洞庭湖平原安頓楚國流民的時候,那裏大部分地方還很荒蕪,只有臨近城鎮的地方有大片農田。

聽張若說,現在洞庭湖平原新開墾的土地,是之前的三成。

“沒想到會有這麽多楚國流民。”朱襄心臟隱隱被看不見的手揪了一下。

他很清楚,雖然現在的流民多是因為楚國戰亂逃難而來,但這場戰亂的導火索是自己點燃。

再給他一次機會,他還會如此做。但看見那些流民淒苦的神色,他心上壓著的東西,並不會因為他的果斷而減輕。

蒙武道:“從流民看,楚國這場戰亂,雙方都打出了火氣。據說這是因為項燕的緣故。”

朱襄疑惑:“項燕?我聽王翦說,項燕還算不錯,是個合格的將領。”

蒙武笑道:“合格,就是太合格了。他把景昭一族的將領打得丟盔棄甲,兵卒斬首好幾千。”

朱襄思索了一會兒,明白了蒙武的意思。

原本景昭一族分地自立的內亂,是羋姓的內部紛爭,何況還有秦國在一旁虎視眈眈,所以雙方打仗都較為克制,就等著和談。

但項燕出手後,比景昭一族強太多,一下子把對方大軍打崩潰了。

古代絕大部分軍隊都毫無軍紀可言,基本兵過如篦,何況楚國也有斬首領賞的軍功制。

當敵人被打散之後,楚國兵卒可不知道上面人在打什麽主意,項燕也不可能提前告知手下將士別打狠了,於是景昭一族的戰損就變得超出預期了。

景昭一組見項燕如此兇猛,擔心楚王不按照自己預想和談,而是想直接殲滅自己,於是也不再收手,變得十分兇狠。

這樣雙方戰損都增加,內戰烈度加大。

若非王翦和李牧在楚國戰場上出現,令五國警覺,派兵幫楚國調停,恐怕他們真要打出個勝負。

別說秦國,就是其他五國,也斷不希望楚國內亂分出真正的勝負。

蒙武道:“我原本以為楚國內亂之後,春申君可能會出事,沒想到新立的楚太子力保春申君,春申君雖經歷了幾次刺殺,但目前無事,楚將項燕倒是可能出事了。”

嬴小政聽到“項燕”的名字,有了幾分興趣:“哦?難道景昭一族希望楚王把項燕交出來頂罪?楚王應該不會如此對待功臣。”

蒙武點頭:“確實楚王不願意交出項燕,景昭一族便以此不松口,說非要殺項燕報仇。現在他們都只是暫時停戰,和談還沒結束。”

朱襄嘴角微抽。

夏同和政兒都守完孝,我和政兒都回南秦了,楚國的和談還沒結束。

也是秦國擴張太快會消化不良,夏同為了秦國統一天下後能少起些波瀾,現在極力克制中。否則楚國大概現在都可能被秦國吞掉大半土地。

不過南秦吞的楚國流民越多,秦國治理楚國故土的困難就越小。

且讓他們繼續亂吧。

朱襄抿了一口酒,發現自己心硬了不少。

或許他漸漸習慣這個時代了。

“我該回吳郡了。”朱襄道,“對楚國放出我已回南秦的消息,出兵接引更多楚國流民來南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