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李牧的名號(第2/3頁)

“若他不非盯著我的武安君,恩主在位之時,他就該憑借戰功封君了。”白起笑了笑,道,“到了如今,我也該退位讓賢了。”

子楚道:“李牧說過,白公在世時,他不會搶白公的武安君。”

白起笑著搖搖頭,道:“武安君的名號本沒什麽意義,因為我是武安君,‘武安君’這個名號才算有了意義。我說的退位讓賢,並非讓他當武安君,而是讓他重新選個名號,讓那個名號也變得有意義,和‘武安君’一樣有意義。”

“他不是我,他必超越我。”白起的語氣有些落寞。

李牧會超越他,並不是李牧為將為帥的才華高於他,而是李牧處於一個好時代。

秦國統一天下的戰爭,歷史意義太重大了。所以哪怕李牧攻占的土地與他差不多,李牧的名聲也一定比他大。

何況李牧率領的舟師和現在所用的運動戰,在這個時代都是很新穎的東西。新穎的東西,才值得史書大書特書一番。

白起知道自己的光芒,終究要被李牧蓋過去了。

這對秦國是好事,只是白起心裏還是難免有些遺憾。

遇到如此名將,他很想與其比一比。白起一生,從未有過敗績,看天下所謂名將都不過爾爾。好不容易有一個看得起的將領,卻是自己的晚輩。

想到此,白起又釋然了。

他後輩中無將帥之才,李牧是他的學生和晚輩,他這算不算得上後繼有人?自己占了長輩的便宜,該懊惱的是李牧。

“君上,我看武成君就很適合李牧。”白起提議道,“我只是‘安’,終究大業未成。李牧定能輔佐君上成就大業。”

子楚道:“好,寡人這就下詔,封李牧為武成君。”

從夢中知道武成君應該是誰的嬴小政:“……”

啊,老師變成武成君了,那朕的王翦老將軍怎麽辦?難道要搶他兒子的封號,叫通武君?這不太好吧?

雖然現在朕麾下名將如雲,王翦老將軍的兒子恐怕難以封君了。

嬴小政微小的表情變化瞞不過朱襄。

朱襄眼睛眨了眨,心中嘆了口氣,對自己的猜測又多了幾分確認。

“李牧是武成君,若王翦能達到李牧的水平,就號武襄君好了。‘襄’乃輔助,輔助秦王成就霸業,與‘武成君’也不差了。”朱襄補充,“王翦就差在比李牧起步晚了。”

白起問道:“王翦現在還未出兵,你怎知他一定會能與李牧並駕齊驅?”

朱襄道:“因為李牧的戰場是南秦和楚地,三晉之地的將帥肯定是王翦。”

白起道:“你如此看好他?”

朱襄笑道:“王翦是最傳統的秦將,他打仗比起李牧出奇兵,可能沒有多少觀賞性。但王翦只要出兵,對方即便有再多計謀也無可奈何。這一點,倒是和白公相似。”

子楚好奇道:“哦?連李牧都不行?”

朱襄道:“王翦和李牧論兵過,最後政兒獲勝了。”

子楚和白起都不敢置信地看向嬴小政。

嬴小政道:“我用離間計把老師殺了。”

子楚和白起:“……”

嬴小政認真道:“我既然知道老師難以戰勝,為何要與老師正面對決?反正六國國君全都昏庸無能,無論老師在哪國,離間他與國君都很容易。”

白起不由想到了廉頗,然後微笑頷首。

子楚忍不住揉亂了嬴小政的發髻。

嬴小政不滿地護住頭發,狠狠地瞪了子楚一眼。

子楚彈了嬴小政的腦袋崩一下,道:“寡人是秦王,你這個太子怎麽能瞪我?為子不孝,為臣不忠,該罰。”

朱襄忍不住道:“你就這麽給政兒扣上不忠不孝的帽子?小心史官們亂寫,真黑政兒不忠不孝。”

子楚樂道:“那不是更好?免得他這麽囂張。”

朱襄揚起拳頭威脅子楚。

白起幹咳一聲,阻止朱襄的犯上行為。

公子子楚已經成為秦王,朱襄怎麽還如此不知禮節?

不過朱襄好像在上兩位秦王面前也差不多如此行事,唉,真令人擔心。

嬴小政懶得理睬阿父時不時的嘴賤,繼續請教:“老師行軍速度極快,楚軍跟不上情有可原。但只有騎兵,怎麽能攻城?”

白起道:“或許李牧行軍速度太快,攻城時,城門還沒關。”

嬴小政把嘴張得可以塞進一整只煮雞蛋。還能這樣嗎!

子楚也不敢置信:“他們不是在打仗嗎?怎麽還不關城門?”

白起輕笑了一聲,語氣中帶著淡淡的嘲諷:“他們打仗只是為了分更多的權力,彼此之間都有留情,打得很克制,不會傷到對方根基,真的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戰火燒到哪裏,可能城門才會關閉。總不能全楚國的城門都關著不準人進出。”

“李牧將官糧分給楚人也是神來之筆。若燒官糧,恐會遇到許多抵抗。將官糧分給楚人,或許楚人就盼著李牧打過來,好緩解饑荒。”白起道,“楚國現在遇到饑荒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