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始皇崽坐墊(第4/4頁)

子楚萬萬沒想到,他剛繼位,友人之一居然就想辭官。

……

楚國。

楚王面無血色地跪坐在坐墊上,嘴張張合合,半晌說不出一句話來。

春申君表情木然地坐在楚王對面,一言不發。

其他卿大夫也腦袋低在胸口處,不敢說話。

半晌,楚王才戚然道:“本王有何對不起他們?為何他們居然造反?連吳起當令尹的時候,他們都未造反!”

眾人不言。

楚王看了一遍平日裏多吵鬧的群臣,最後將視線投向春申君。

在他最無助的時候,只有春申君在他身邊。所以他繼位之後,十分看重春申君。

只是當久了楚王,他身邊出現了更多的人,春申君又做錯了不少事,他就逐漸冷落了春申君。

現在他又陷入無助,便習慣性地看向春申君,希望春申君再次解救他。

春申君注意到楚王的眼神,心中感情復雜。

楚王終於又開始依賴他。但每次楚王都只會在遇到麻煩時才依賴信任他。

可自己與楚王一榮俱榮,春申君只能為楚王出謀劃策。哪怕他現在認為楚王是自找的。

“或許是他們早就有野心了。”春申君道,“他們本就是楚國宗室,有野心也正常。何況田氏代齊,三家分晉後,不知道有多少封君想著自立為王,只是沒能如願。他們既然是宗室,有機會肯定也想自立為王。”

春申君譏笑道:“他們恐怕認為,這楚王他們也當得。”

楚王怒道:“豎子爾敢!”

春申君道:“他們已經做了。”

楚王再次神情頹然。

看著楚王這沒志氣的模樣,春申君心頭有一點堵。

他從楚王當太子時伺候起,所以一直知道他的主父實在是沒什麽雄心壯志。

他原本以為這樣很好,這樣楚王才能任由他施展抱負。

但現在楚國內亂,楚王不思立刻平亂,只是不斷懊惱為何這些人要叛亂……

唉。

春申君道:“君上,他們為何叛亂,等平定叛亂後再親口問他們。現在應該平亂。”

楚王唉聲嘆氣道:“是啊。但他們都是本王的族人,本王不忍啊。”

春申君知道楚王只是在裝仁義,也不揭穿,繼續道:“他們先叛亂,大王平亂理所當然,怎麽能不忍?大王實在不忍,待平亂之後不將他們斬盡殺絕,只是將他們貶為庶民流放,也算是對得起他們祖輩了。”

楚王聽了春申君的話後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此。春申君,你領軍?”

春申君道:“他們四處作亂,我只能領一支兵。大王,你該至少派四路兵出擊。而且秦國虎視眈眈,其他國家也在一旁看著。我想我們還需要備戰外敵。”

楚王立刻再次神情懊惱:“那可如何是好?本王沒有那麽多兵?”

春申君不再說話。

他知道該如何做,楚王也知道。但楚王不想自己說出來,想讓自己說出來。

但他不能說。

若他說了,即便平叛成功,他恐怕也會被楚王當做棄子。

這辦法就是,承認幾個實力最強大的封君自立為王,然後與他們結盟,去攻打較小的封君,以爭取留下大部分楚國土地。

楚王不斷用眼神示意春申君,春申君閉嘴不言,全當沒看到。

楚王心生惱怒,便看向其他人。

在秦布在楚國流行時,楚王與其他封君一樣,也積攢了大筆錢財和糧食,自以為實力提升不少。

待四處民亂時,楚王直轄的地方有春申君看著,沒有太多改糧為棉的事,所以還算安穩。

看著其他封君的封邑民亂四起,白頭翁遊說楚王趁此機會收拾不聽楚王命令的封君。楚王雖然將白頭翁驅逐出楚都,但已經意動。

後來白頭翁被不知哪位封君派人追殺落水,屍骨無存。楚國民心更亂,嚴懲兇手的聲音與日俱增。

一些有志之士都聚集在了楚王身邊,願意效仿吳起和屈原,再次幫楚王變法。

特別是以軍功封爵的楚國新興貴族,都對楚王拍著胸脯保證,那些老封君不足為懼,自己定能橫掃他們。其中以世代為將的項氏最為積極。

老封君中也有支持楚王變法之人,那便是屈氏。

這一點連朱襄都未曾想到。是藺贄去了楚國實地考察後,才發現屈氏比沒有根基的春申君,更合適當“楚王直屬”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