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空蕩蕩酒壺(第2/5頁)

朱襄公來巴郡,能不能也幫巴郡提高一下糧食產量啊?

雖然巴郡的田地不多,但若能增加一倍,他回鹹陽,也可能只是一個降職,而不是免職了。

“我先看看巴郡的賬本。”朱襄沒有客套,直截了當地表明了自己救火員的身份,“請郡守再請幾個當地人來,各個縣城的都請一個。我需要詢問巴郡的土地情況。”

巴郡郡守看向太子子楚。

太子子楚道:“長平君的要求就是秦王的命令。”

太子子楚沒有說自己,直接將秦王擡了出來。

巴郡郡守立刻會意,一路小跑親自去安排。

朱襄道:“巴郡郡守也是能吏。”

太子子楚嘴角微微扯了扯,沒好氣道:“確實是能吏。”

若不是自己碰巧要來巴郡,這一場小小的民亂根本不會傳到鹹陽城裏去。

秦國各地民亂不知多少,都直接被郡守鎮壓了。

這點小事不需要秦王操心,是郡守的本職工作。

所以巴郡郡守本來是激起了一點小小的民亂,就完成了秦王布置的任務。這本事已經相當了不得。若換一個普通一點的官吏,要麽激起更大的民怨,可能激起了民怨還完成不了事。

現在巴郡那條路有條不紊地重修中,幾乎看不出曾經發生過多少血腥事。

說白了,秦國征發的沉重的徭役,哪能不引起反抗?

只要地方官能壓下來,就不算事。

可惜太子子楚正好撞上了,這才算個事。

巴郡郡守心裏估計都在不斷喊冤。

太子子楚問道:“以你的性格,不應該誇他。”

朱襄道:“強行推行政令,肯定會生亂。不過我只是說他是能吏,沒說我認可他。”

但朱襄也不會說不認可他。因為這個時代的官員都這樣。即便是李冰,也會做同樣的事。

所以朱襄不認可,但不會開口。

他知道這個時代人人如此,巴郡郡守做得還算出色。而他的話分量極重,只要他開口說巴郡郡守不好,巴郡郡守的一輩子都完了。

巴郡郡守很快就將朱襄吩咐的事安排好。

子楚和李冰也幫助朱襄翻賬本整理數據。巴郡郡守嚇得背後都汗濕了。

即使早就知道長平君在秦國的地位,親眼看到後,他仍舊不敢置信。

朱襄公雖非相國,恐怕相國都沒有朱襄公地位高。

相國豈敢讓秦太子打下手?

他誤會了朱襄。因為蔡澤真的敢。

朱襄迅速整理好巴郡的民生數據。

慘不忍睹。

巴郡的位置就是後世重慶,以及重慶與四川交界處的山區。

後世三峽修好之後,重慶可以靠著工業、旅遊業、交通運輸業變得強盛,但在封建時代,不能種地就幾乎將這一塊地區釘死在了貧窮上。

雖然長江也有運輸功能,但三峽那一段路十分險峻,讓長江運輸業的吞吐量遠遠達不到哺育整個巴郡的程度。

而且巴郡內部交通也不暢,沿江和山區的差距非常大。

秦國的勢力範圍,只在長江和棧道兩旁。

“巴郡有些山地可以用梯田,不過大部分地方都仍舊都很困難。”朱襄手繪出巴郡簡易地形圖,“沿江要多發展商業,哪怕會有商船沉沒,只要蜀郡和吳郡這長江兩頭繼續發展,這一條商路無論有多少商船沉沒,也一定會興盛起來。”

“這個估計要秦國統一天下之後,才能重新確定商稅等措施,不過現在就可以準備起來。”朱襄繼續道,“山地種植,南瓜、土豆、大菽都不挑地,可以重點推廣。沿江零散平原,則以高產水稻為主,爭取一年兩熟。”

“巴郡山中還能種竹子、果樹。特別是竹子,擁有巨大的經濟效益,只要商路暢通,就能創造不少收入。”朱襄問道,“巴郡的造紙還沒有推廣?”

巴郡郡守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道:“巴郡多竹木,所以仍舊多用竹簡木牘。”

朱襄搖頭:“紙會完全取代竹簡木牘。巴郡多竹林,正好發展以竹子為原料的高档紙。若巴郡的竹紙能夠打出名號,光是竹紙的制造就能養活很多人。現在造紙術已經改進了不少,我把改進後的造紙術告知你,你差人好好學。”

朱襄看著巴郡郡守的雙眼:“不要貪婪。若你能夠將功補過,我可以幫你上奏秦王,免去你的懲罰。”

巴郡郡守驚訝道:“長平君此話可當真?”

朱襄平靜道:“我知道各地都有民亂,巴郡民風彪悍,民亂的範圍和平息的速度如此之快,你算是做得好了。若因為‘正好被太子撞見’這個潛規則而讓做得好的人受罰,就是獎懲不明。這不是我的主意,是太子本來準備為你上奏。”

太子子楚沒這麽想過:“是,你做得不錯。但官場的潛規則便是如此,所以你若想繼續留在這裏,得更努力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