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子楚手中箭(第4/5頁)

秦王柱咬牙:“相國,傳寡人之令,廢公子子傒為庶人,放逐國外!”

蔡澤叩首:“遵命!”

秦王柱對荀子道:“荀卿,你為寡人書寫詔令,不可提及公子子傒行刺太子!”

荀子心裏嘆了口氣,叩首:“是。”

他叩首後,仰起頭看著秦王柱:“君上,請放寬心,好好休息。以太子性格,公子子傒既然已經被逐出秦國,便不會再動手。”

秦王柱搖頭:“寡人不擔心他。他雖寡情,比寡人狠得多,但有朱襄看著,他會盡力不將事做絕。”

荀子在心裏再次嘆了口氣。

秦王原來很了解子楚啊。他還以為秦王真的被子楚那一副孝悌的模樣給迷惑了。

知子果然莫如父。

秦王柱道:“寡人只是擔心、擔心……”

他閉上眼。

這次高燒之後,他感到自己的身體越發不好了。

在君父從南秦回鹹陽時,是否就有如此感覺?他感到身體就像是一個破了許多洞的大鼎,無論怎麽彌補,裏面的水仍舊不停地往外泄。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公子子傒是他的兒子,太子子楚是他的兒子。兩個最愛的兒子相爭,他怎麽會不難過?

知子莫如父。所以秦王柱知道,子楚恐怕早就知道子傒想要殺他,故意露出破綻讓子傒殺他。

但秦王也知道,這次真的是子傒要殺子楚,子楚不過是等著子傒來殺他。

所以他該怪誰?只能怪子傒嗎?

子傒又知道子楚在等他出手嗎?還是知道後仍舊要出手?因為子楚搶走了他的太子之位?

是啊,若子楚不回秦國,若沒有朱襄,這秦太子的位置必定是子傒的,子傒能不恨嗎?

等等,子傒難道還對朱襄動手?

不,不會。朱襄遠在吳郡,有李牧保護,即便子傒心有余,力也不足。朱襄肯定無事。

秦王柱的身體虛弱得坐都坐不起來,但他的腦袋很清醒,立刻就看清了如今的形勢。

子傒動手了,他為了保住子傒的性命,將子傒廢為庶人後放逐是唯一的辦法。

是唯一不讓子楚與子傒手足相殘,手中沾上兄弟鮮血的辦法。

但……

秦王柱閉上雙眼。

他一定能挺過去,挺到子楚回來。

若他在子楚回來前便病逝……

……

白起和範雎得到詔令,即便身體不好,也匆匆騎馬回鹹陽。

他們到達鹹陽宮的時候,秦王柱的身體已經好了不少,能夠下地行走了。

秦王柱的臉色也紅潤不少,讓白起和範雎松了一口氣。

秦王柱淡淡道:“之後武安君和應君請留在鹹陽宮,直到太子回宮。”

白起和範雎雖不明所以,仍舊跪地道:“是!”

秦王柱讓蔡澤將太子遇刺一事告知白起和範雎,白起和範雎驚怒不已。

秦王柱道:“寡人身體已經漸漸好轉,所以只是以防萬一。”

“武安君、應君接詔。”

“若寡人在太子回鹹陽之前病逝,執寡人詔令,將所有秦公子拘禁,並……”

秦王柱頓了頓,閉上眼。

“殺掉子傒。”

白起和範雎愕然。

蔡澤跪地道:“請君上三思!公子子傒既然已經被廢為庶人,便不再是太子威脅!”

秦王柱神情淡淡道:“若寡人未能等到子楚回來,六國便可能尋找子傒,護送子傒回鹹陽為王。他們又不是第一次如此做。寡人留給子傒一條命,他是否能保住這條命,就看天意。”

荀子也跪地道:“君上,若是如此,為何不讓太子立刻回鹹陽?”

秦王柱搖頭:“對楚國大計比寡人這些兒子重要。即便子楚不能及時回來,有武安君和應君坐鎮鹹陽,他仍舊能順利繼位。”

子楚已經被封為秦太子,就是秦國唯一的正統繼承人。其他人即便想要做什麽,也只能“奪位”“謀反”。

秦王柱讓範雎把控鹹陽宮侍衛,白起領鹹陽城守衛,以兩人能力、聲望和地位,鹹陽城內無人敢謀反,子楚繼位之路是安穩的。

何況秦王柱已經挺了過去,他只是做萬全的打算。

所以如果他死在子楚回來前,不過是囚禁一些兒子,殺掉一些兒子而已。

比起順利執行令楚國生亂的計劃,這點代價不算什麽。

“將太子遇襲之事傳出去。”秦王柱聲音冰冷,“太子重傷,在成都療養,生死未知。”

四人同時驚恐擡頭:“君上,三思!”

秦王柱閉上雙眼。

看著秦王心意已決,四人心中湧出的心情十分復雜。

荀子收在袖口的雙手握緊。

秦王是下定決心要利用太子遇襲之事,在秦國掀起血雨腥風。

秦王柱故意不在詔令中寫明子傒因為刺殺太子而被廢,做出一副沒有找到兇手的態度,就能以這個罪名,震懾更多的人,甚至殺掉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