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白菜糞菜肥泥(第2/4頁)

“我該給長平君寫信,感謝他的慷慨。”春申君看著朱襄寫的棉花種植方法,再次深深地嘆了口氣。

……

長江南岸春耕忙碌的時候,江淮平原也忙碌了起來。

七國的商人們得知楚國也能種棉花之後,便急急來楚國提前預訂棉花。

原來秦國對進出口的商品控制非常嚴格,他國商人們只能買棉布,很難買到棉花原材料。從棉花到棉布,價格增長了好幾倍。即便商人們往他國販賣棉布之後仍舊有得賺,但對於商人而言,賺得少了,便是虧了。

秦國的關中、關東平原早就推廣了棉花種植,農人家中便有簡單的軋棉機,和麻、棉都能用的紡織機。商人們要購買軋棉機和紡織機很容易,只是不知道這個棉花怎麽種,所以還在觀望中。

楚國居然得到了朱襄公親手寫的棉花種植方法,他們相信楚國肯定能種出棉花,便來向楚人收購。

楚國大部分肥沃的田地都在封君手中。農人們不敢改麻為棉無所謂,封君們自己又不穿麻布,自然立刻強制命令為自己種田的人將麻全部改為棉。

商人們來預定棉花的時候,以棉種作為定金和部分棉布作為定金,所以楚國不缺棉種,只管種植。

後來搶購棉花的商人越來越多,收購價格也炒得越來越高,還出現了新鮮的“分成”的模式。

即商人們出棉種、紡織機和紡織工人,封君們只需要出人出土地種棉花,等棉布紡織出來後,他們幾幾分成。

居然有這等好事?楚國貴族紛紛投入了棉花種植。

至於制作和改良軋棉機和棉花紡織機的工作,便無人做了。

這個時代,大部分人還是看不起工匠的。如果楚國特別重視手工藝,在南遷工匠減少,手工藝倒退的時候,就會以重賞培養工匠,何至於連楚王所用的青銅器都那麽粗糙。

商人幫貴族紡布賣錢,貴族便只等著收錢,不會去折騰這些庸俗的東西。

朱襄坐在田埂上,腿上放著春申君的信,手上拿著呂不韋的信。

春申君在信中感謝他的慷慨,然後嘆氣楚國朝堂並不理解他對庶人的愛護之心。但他會努力在自己的土地上改麻為棉,讓農人們也能穿上柔軟的布料。

呂不韋得意洋洋說楚國現在掀起了種棉熱,許多封君只看著眼前的利益,減少了糧食的種植。

現在還只是少數缺錢的封君如此做,待今年棉花長出來,跟著一同做的封君會越來越多。

“我呂不韋做生意,從來不會拖欠別人的貨款。所以只要他們肯種棉花,絕對有得賺。我如此誠信,他們一定會逐年增加棉花的種植面積!”

貿易戰不是一蹴而就。朱襄要推行的貿易戰,如果他自己不說,恐怕就是秦王都不知道他在幹什麽,甚至還真以為他聖人性子又犯了,白白給楚國好處。

兩年、三年……以楚人的短視,兩三年的時間或許就足夠了。

“接下來就,要低價賣給他們糧食。”朱襄道,“用什麽借口不引人懷疑地賣給他們糧食,政兒,這就看你了。”

嬴小政背著手站在朱襄身邊:“舅父放心。”

“政兒做事,我自然放心。”朱襄嘆了口氣,將信紙揣好,“聽聞夏同去蜀郡了,藺禮很快也要南下。”

嬴小政道:“藺伯父一定會很喜歡吳郡的山水。至於阿父……他那身體,旅途顛簸真的沒關系?”

朱襄道:“即便有關系他也閑不住。他就像你。”

嬴小政本想說自己才不那樣,但想著夢境中的大嬴政那些“記憶”,他改口道:“他才不像我,我身體強壯。”

朱襄失笑:“這倒是。要下雨了,回去吧。”

他起身的時候,突然感到有些腹痛。

朱襄按壓了一下身體,沒有多言,只回家的時候,多喝了些南瓜子熬的水,不適感便下去了。

雪姬察覺到朱襄身體有些疲憊,為朱襄用蘸了熱水的布敷著腿和手,幫朱襄按揉。

雪姬埋怨:“你已經不是農人,卻還是每日下地。你還老說夏同,你自己又何嘗注重過身體?”

“務農也能長命百歲。”朱襄笑道,“我絕對比那些老坐著不動的人健康。”

雪姬道:“我不管你這些歪理,你必須休息一陣子。”

朱襄沒有拒絕:“好。我休息十日再出門。”

雪姬這才滿意。

朱襄說到做到,在家中閑了十日。

待他感覺身體十分暢快,又可以投入最愛的農田時,家中的小菜園給了他一個驚喜——白菜終於培育成功了。

朱襄看著院子裏的白菜苗苗,高興地趴在了土地上仔細端詳,嘴裏只喊“寶貝”“乖乖”,神情略有些猥瑣。

藺贄偷偷來吳郡後,立刻去找朱襄,想嚇朱襄一跳。

看到朱襄趴在地上,他立刻滿臉壞笑,躡手躡腳走到朱襄身後,撩起袍角,狠狠一腳踹在朱襄屁股上,把朱襄徹底踹得趴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