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煙筍燒牛腩(第4/6頁)

朱襄只有一種想法,政兒真是把“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這句諺語表現得淋漓盡致。

以政兒這食量,將來至少一米八。

朱襄本來想在南郡多待一陣子,順帶看看南郡田地的情況。

但李牧都親自來逮他了,他只能跟著李牧回吳郡,一路上不斷抱怨李牧是“監工”。

李牧抱著長劍站在船頭吹風,把朱襄的話當耳邊風。

嬴小政坐在船的一側,卷著褲腳,將一雙赤腳放入水中,高唱楚辭。

來了楚地這麽久,嬴小政耳邊都習慣楚辭曲調,跟後世聽了洗腦歌曲一樣,不經意就唱了出來。

嬴小政的楚語不是很標準,朱襄聽了許久,才聽出嬴小政唱的大約是屈原遇到漁夫隱士,寫的江水濁江水清的那幾句。

不過屈原對漁夫隱士的話持以否定,並不贊同那“隨波逐流”的態度。不知道政兒會如何。

大概率也是否定吧。政兒是個很倔強的人。

朱襄想了想,也想高歌一曲。

他從行李中拿出琴,盤腿坐在船頭,以李白的《上李邕》逗弄嬴小政。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朱襄此次帶來了許多魯儒南下,他們在其他船上,隨著江水忐忑不安地向吳郡駛去。

路上,他們有意與朱襄交流,但見朱襄忙於庶務,便不好打擾。

到了南郡之後,他們遠遠見到來迎接朱襄的公子政,又想與這位頗具才名的年輕小公子交流,但身份也不允許他們上前。

到朱襄和公子政拜訪南郡郡守蒙武,他們就更不能去了,只是被安排在另一處別館。

現在見朱襄拿出琴,他們都整理衣冠,想要觀摩這位天下大賢的氣度究竟如何。

琴是君子必修之藝。以琴修身養性言智,是所有儒家君子都會做的事。所以有的人言,聽君一曲琴音,就能聞弦知雅意。

朱襄公的琴音一定是世間極雅吧?

待朱襄一展歌喉後,他們臉上都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朱襄的琴彈得不錯,歌也沒唱跑調,就是這詩,不合任何韻律,就像是民間漁夫在江上喊號子似的。

朱襄公難道不學《詩》嗎?

不僅這詩完全沒有韻律可言,其內容也引人發笑。就像是一少年郎被人嘲笑後賭氣似的,居然還敢扯上孔子,真是讓人連連搖頭。

可唱這首詩的是朱襄公,眾人便只是遺憾地嘆嘆氣,沒有多想,只因為朱襄公隨口唱了兩句,說不準從別人那裏聽來的。

不知道朱襄公什麽時候才會展現出學識氣度,讓我等好好觀摩學習。魯儒們遺憾地想。

李牧和嬴小政看著朱襄,眼睛卻有些發亮。

特別是嬴小政,一腳踹起的水花都大了許多。

“朱襄,你這詩雖然不合韻律,內容倒是不錯。”李牧道。

不合韻律,內容倒是不錯。

哈哈哈哈哈!朱襄大笑不已。

詩仙李白傳世佳作,後世幾乎所有中二少年的座右銘,在這個時代得到的最高評價,大概也就是這個了。

不過友人和外甥還是能接受一二自己喜歡的詩歌,讓朱襄不至於大笑之後,太過寂寞。

“是啊,內容不錯。”朱襄道,“政兒,如何?”

嬴小政道:“送給我的?”

朱襄道:“當然,我們這些人中,還有誰年少?”

嬴小政道:“舅父和老師也不老。”

他品了品,道:“大鵬飛上天空能直上雲霄,落入海中會化為大鯤擊碎海浪,這是說的莊子的《逍遙遊》?”

朱襄點頭。

嬴小政笑道:“若是被藺伯父聽到,定是會說舅父是他弟子了。”

“他向來無恥。”朱襄道,“將政兒比作鯤鵬,如何?”

“善!”嬴小政又踢了一腳水,仿佛在模仿大鯤擊碎浪花似的,“不過舅父這詩中有一句說錯了。”

他得意洋洋:“我雖年少,無人可輕!”

朱襄和李牧都不由大笑,異口同聲道:“所言極是!”

在幾人的笑聲中,他們回到了吳郡。

……

魯儒到了吳郡之後仍舊沒有機會與朱襄切磋學問。

夏收夏種是一年二熟制中最重要的環節,朱襄哪有空與他們切磋學問?

朱襄看著這略高的氣溫,琢磨著今年能不能在晚稻後再種一季冬小麥。

吳郡在後世只能一年兩熟,如今東甌所在的溫州沿海平原倒是可以做到一年三熟。但現在氣溫偏高,吳郡說不定也能一年三熟。

朱襄決定先在官田和自家田地上試試,若可行,就推廣下去。

只是剛熟悉一年耕種兩次的吳郡農人,又要一年耕種收獲三次了,不知道會不會抱怨。

楚越人一向散漫,朱襄鞭策他們一年耕種收獲兩次他們都怨聲載道,再多一次忙碌,冬季都不得閑,不知道會不會激起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