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五香鹵兔頭(第2/4頁)

“夏同,你一定要保重身體。”

“唔……知道了,啰嗦。”

……

朱襄的到來,參加狩獵的秦國眾臣臉色都很精彩。

誰不知道,很少出現在人前的長平君朱襄此次到來,是為了給他外甥撐腰?

不知道是哪個蠢貨出手。即便你要爭奪王位,也對著太子子楚去啊。對著一個孩童使手段,真是下作。

只看這這手段,就知道那人不堪為秦王。

朱襄到來之後沒有向秦王訴苦,反倒是帶著受了委屈的嬴小政與其他秦公子“和好”,此舉讓眾人贊嘆不已。

看看這心胸,高下立判啊!

別說秦王的臉色變好了,他們看著也舒服。

最後一日狩獵,包括那些秦公子在內的人都笑意盈盈,好像遇到了什麽大喜事。

除了嬴小政。

他還是沒能狩獵到兔子。

嬴小政郁悶極了,就算他年紀不大,但彎弓射箭也算嫻熟。為了讓他射到兔子,大父還特意囑咐多放了些兔子。他看到了好幾只兔子在他面前閑逛,怎麽就是一只都射不到。

嬴小政都想隨便撿一只別人射殺的兔子回去冒充自己的獵物,但他的舅父一直跟在他身邊,帶著不懷好意的笑容看著他,讓他不能得逞。

嬴小政癟嘴:“舅父,說不定是你把兔子嚇跑了,能不能去旁邊?”

朱襄嘆氣:“政兒,舅父擔心你再遇到刺殺怎麽辦?我怎麽能離開你?必須一直跟隨你左右,舅父才放心。”

嬴小政氣得磨牙。

可惡的舅父,絕對不是這麽想的!

嬴小政撒氣,胡亂射出一箭,然後射中了一只黃皮狐狸。

護衛都在大聲恭喜,讓嬴小政表情變得很窘迫。

他只是隨手射出一箭,怎麽能射中狐狸?

算了。

“舅父!”嬴小政得意。

朱襄挑眉:“狐狸又不是兔子。當日我們打賭,說的是兔子,不是狐狸。”

嬴小政臉色一垮:“舅父!”過分了!

朱襄哈哈大笑。

最終嬴小政拎著一只狐狸蔫噠噠地回到了起點。

秦王柱見嬴小政年紀這麽小,居然親手獵到了狡猾的狐狸,十分高興。

但他誇了嬴小政許久,都不見嬴小政高興,十分疑惑。

嬴小政癟嘴:“舅父說,兔子就是兔子,狐狸不是兔子。”

秦王柱:“……”撲哧。

雖然他知道這時候不應該笑,但就是忍不住啊。

子楚也笑了起來,把嬴小政笑得臉都因為磨牙變得鼓起來了。

其他卿大夫也得知了此事,頗為哭笑不得。

他們相信這只狐狸真的是公子政親手獵到的了。只是長平君對孩子還真是“苛刻”啊。

玩外甥有趣嗎?

看長平君那燦爛的笑容,是真的有趣。

因狩獵儀式最後這一支小插曲,沖淡了第一日刺殺事件帶來的陰影。

雖然秦王柱對外宣稱是“沖撞”,但狩獵場就這麽小,秦王孫們行事又如此高調,誰不知道真相?

嬴小政與秦王柱的那番對話也被傳了出去。雖然奴仆不算人,但護衛中還是有許多貴族子弟被懲罰,嬴小政殺伐果斷的模樣給他們留下很深刻的影響。

現在嬴小政展現出的孩童的一面,讓他們心中的怪異稍稍消失了不少。

孩童還是像個孩童更好,不然就太可怕了。

“刺殺”一事不能對外宣揚,嬴小政獵兔子一事很有趣,變成了卿大夫回鹹陽後經常閑談的事。

於是嬴小政獵兔子這件趣事很快就傳遍了鹹陽,又傳到了六國。

只是舅甥二人的小玩笑,在其他人耳中就變成了朱襄教導外甥。

朱襄讓外甥獵兔子,外甥獵到了更好的狐狸,但朱襄說狐狸不是兔子,不能算數。有人說朱襄是讓外甥誠信;有人說朱襄是恪守法制條令;有人說朱襄是告訴外甥不可投機取巧……

總之,這件事成為後世著名的教育典故,成為寒暑假生活的必讀閱讀文章。

朱襄現在就猜到了這件事可能會被後世歪解,因為現在的人就開始歪解了。

他正準備出發南下時,韓非和李斯結伴來問他這件事背後的道理。

兩人各執一詞,李斯認為朱襄是教導公子政賞罰分明時不可隨意改變,哪怕對方立下更大的功勞,只要不是條例上規定的,就不能賞,要賞也要另立名目;韓非雖然認為李斯說得對,但他以對朱襄的了解出發,認為朱襄只是教導公子政做人要誠信。

他們目光炯炯地問朱襄誰說得對。

朱襄無奈:“都不對。我就是逗一逗政兒,想看他笑話。”

李斯和韓非:“……”

朱襄看著他們震驚的神情,失笑道:“為什麽我做的事背後一定要有深刻的含義呢?”

李斯和韓非若有所思。

嬴小政不滿道:“以後你們把舅父做的事都往故意使壞方面想就對了,舅父就是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