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白起青玉佩(第3/4頁)

荀子也沒說他不能去,李斯以為自己蹭個臉應該問題不大。

朱襄公的友人,不就是相國蔡卿和接替蔡卿當丞相的藺卿嗎?他若在相國和丞相面前蹭個眼熟,對仕途一定很有用。

如果能遇見太子就更好了。

但李斯萬萬沒想到,他會直接遇上秦王啊!

他現在還沒準備好直接面見秦王,如果給秦王留下不好的印象,豈不是仕途立刻就毀了?

而且傳聞秦王都多疑狡詐,會不會誤會他故意來貴人面前蹭眼熟?

雖然他的確這樣,但他不想讓秦王這麽想啊!

李斯一時呆怔,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反應。

先……先跪下?還是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個屁啊!李斯“撲通”一聲膝蓋落地:“草民拜見大王!”

“大王?你是楚人?”秦王柱一聽稱呼和口音,就察覺了李斯的來歷。

李斯緊張道:“是!草民自楚國而來,在荀子門下求學!”

秦王柱見到陌生人後剛板起來的臉,聽到李斯是跟著荀子而來後,立刻重新變得溫和:“既然是荀子弟子,起身吧,好好照顧荀子。”

荀子年紀也大了,最近又太過勞累,韓非還是個小結巴,身邊有另一個弟子隨侍很正常。

荀子這種大賢,身邊的弟子就和仆從差不多了。他若想要排場,別人帶多少仆從赴宴,他就可以帶多少弟子赴宴。

“李斯是韓非的友人,也是個有才華的。我本來打算等他把策論磨礪一下,就舉薦給君上,既然今日見到了,就讓君上先熟悉熟悉他。”朱襄看向跪伏在地上身體顫抖的李斯,幫了李斯一手,“不過他與韓非一樣,都還需要磨礪。現在他的心氣太浮躁,需要修身養性。”

朱襄公肯定了他的才華,否定了他的心性,李斯心中悲喜交加。

對朱襄的舉薦,秦王柱都百分百信任。

他立刻將李斯扶起來,寬和道:“朱襄難得舉薦一次人,舉薦者必定是未來大賢。你要好好磨礪,寡人等你入朝。”

李斯感激涕零:“是,大王!”

“朱襄,他在蔡卿門下磨礪好,還是在藺卿門下磨礪好?”秦王柱松開李斯,懶得思考,直接提問。

既然是人才,哪怕心性不好也要立刻用起來,可不能像韓非那樣窩在鹹陽學宮天天找人吵架。

朱襄道:“都可。李斯缺乏的是進退之據,剛柔之理。他學到蔡澤和藺禮任何人身上一星半點,都能受益無窮,只看君上想把他往哪方面培養,或者蔡澤和藺禮身邊誰更缺人。”

進退之據,剛柔之理……秦王柱琢磨了一下,疑惑道:“怎麽聽上去不像個學儒的?”

荀子道:“儒家弟子也有不知進退和剛柔之人。”

朱襄道:“君上英明!一聽就知道他學法家的!”

荀子:“……”

李斯:“……”

荀子握著拐杖的手微微顫抖。

秦王柱趕緊幹咳了幾聲:“鹹陽學宮包含百家,什麽都能學。荀子,寡人有些累了,與寡人一同先進屋休息吧。”

他趕緊不顧身份地將荀子拉走,走前給朱襄使了個“你又使壞”的眼神。

朱襄大感冤枉。他沒使壞啊,只是嘴快。

“哈哈哈,荀子最為看重,帶在身邊的兩位弟子都傾向法家。”藺贄捂著嘴偷笑。

蔡澤瞥了藺贄一眼:“你還知道悄聲說?我還以為你敢大聲嘲笑。”

子楚道:“他若敢大聲嘲笑,荀子不用親自出手,朱襄都會拍死他。他真想把荀子氣死。你就是李斯?”

子楚打量了灰頭土臉一臉傻樣的李斯一眼,道:“快去梳理一下,若看見你衣衫不潔,荀子會更生氣。”

韓非也回過神,趕緊向朱襄等人請罪,然後拉著李斯去梳理。

路上,韓非小聲問道:“你居然、居然沒和荀子說你學法?”

李斯小聲回答:“我敢說嗎!”

韓非挺著胸膛:“我就敢!”

李斯:“……”哦,那你好棒棒哦。

看韓非和李斯二人離開,離間大師蔡澤敏銳道:“他們是友人?面和心不和。”

藺贄笑了笑,道:“友誼是真,不過李斯恐怕是想借著與韓非親近,巴結上朱襄吧。”

子楚道:“士人求官,此舉很正常。只要他有才,秦國不會拒絕他。不過朱襄,你要小心。”

嬴小政不住點頭。

他未來的左臂右膀丞相李斯現在還太嫩了,一眼就被長輩看穿了。

也就是韓非傻。

在夢境中自己的記憶中,好像未來的韓非好像在人心上也不怎麽聰明?

唉,這人真愁人。就算我不殺他,他會不會自己跳進其他坑裏?

“我知道,他就是一匹只看重利益的豺狼,誰對他有利,他就跟著誰。所以我不懼怕他。”朱襄笑道,“我有君上、夏同和政兒三代君王護著,他只會巴結我,不敢與我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