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蕪菁蘆菔菘(第2/3頁)

嬴小政嘆氣:“嗷。”舅父的教育真是見縫插針。

秦王柱皺眉:“朱襄,你布置的功課會不會太多了?”

朱襄道:“我沒規定時間,不會累著他。”

嬴小政道:“大父,我不會被累著。”

“好吧。”秦王柱道,“慢慢寫,不急。”

嬴小政點頭:“嗯。”

朱襄道:“認真寫。寫完後,我讓荀子把你的見解給鹹陽學宮的學者們分享。”

嬴小政小臉一垮:“他們會來煩我。”

朱襄道:“現在他們習慣你的言論,將來你才不會為他們為難。畢竟現在你還是個孩子,哪怕他們不同意你的見解,也不會與你一般計較。再者,君上也需要有人來敲打他們。”

嬴小政嘟囔:“為何不讓阿父去?”

朱襄道:“你阿父那個身體,經得住人幾次圍堵謾罵?你年紀小,他們不好意思來罵你。”

嬴小政嘆氣:“知道了。”

秦王柱失笑:“政兒,好好努力。”

“是,大父。”嬴小政垂頭喪氣。做功課沒什麽,與那些煩人的學者相處,讓嬴小政分外不滿。

若他是秦始皇,生氣了大不了把人埋了。現在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王孫,只能被指著鼻子罵,真煩人。

“我沒人讓你受氣,是讓你仗著自己年紀小,去氣氣他們。”到了範雎房間前,朱襄讓人打來水,替嬴小政擦臉擦手。至於秦王柱,他會自己洗臉洗手。

“誰欺負你,你就告訴荀子,荀子會幫你教訓他們。”朱襄道,“若是普通學子欺負你,你就告訴韓非。韓非罵人的水平也很高。”

嬴小政嘟囔:“韓非結結巴巴地罵人,確實折磨人的水平很高。”

嘟囔完之後,嬴小政被自己的話逗笑了:“好。”

秦王柱笑道:“有荀卿和韓非,政兒確實不用煩心。韓非是個人才,可惜心不在秦國。”

朱襄道:“早點滅了韓國,為了養活韓國宗室一家老小,他估計就只能來秦國當官吏領俸祿了。”

秦王柱一愣,然後為朱襄這一條“毒計”捧腹大笑。

範雎正打瞌睡,聽到門口大笑聲,默默從床上爬起來坐好。

果不其然,秦王柱牽著他的大孫子來探望自己。

範雎和秦王柱客套。朱襄幫範雎剝了點板栗肉後,離開房間,讓秦王柱和範雎自己聊天。

朱襄前腳剛走,範雎後腳就把板栗肉全給了嬴小政,活脫脫一個背著子輩溺愛孫輩的老人模樣。

嬴小政吃板栗肉吃得腮幫子鼓鼓,心裏嘆息。

看來應侯病逝的時候,他會為應侯掉幾滴眼淚了。

朱襄離開房間後,去庭院裏的小菜園看了看。

他沒有抽出白菜,但現在已經有了白菜的祖宗“葑”。

葑是古代能食用的十字花科蔬菜的總稱,白菜、青菜、扁蘿蔔(蕪菁)、蘿蔔(蘆菔)、芥菜的老祖宗都是葑。

葑不同品種自然雜交出“菘”,即青菜。菘與蕪菁雜交出了後世葉子包裹在一起的成熟結球白菜品種。

結球白菜出現的時候,已經是清朝。

朱襄人工選育不同性狀的葑進行雜交,想提前兩千年把成熟的白菜培育出來。

他無論走到哪,院子裏都培育著葑。從邯鄲到鹹陽,從鹹陽到成都,從成都到吳城,現在又回到了鹹陽。現在菜園裏的葑已經叠代十數代了。

朱襄已經雜交出了青菜和根莖更加脆甜的蕪菁和蘆菔,正在向白菜進發。

他還讓芥菜也與蕪菁、蘆菔雜交,想雜交出芥菜疙瘩,即大頭菜。

大頭菜用來腌鹹菜,拌點辣椒粉和花椒粉,能下一切飯。

朱襄一邊觀察菜園裏的葑,一邊記錄觀察日記時,韓非提著一桶水來澆地。

他自韓王來鹹陽後,心情一直很不平靜。荀子便讓韓非代替朱襄的仆從伺候朱襄的寶貝菜園子,讓韓非在幹農活中獲得平靜。

別說,這個辦法還挺好用。現在韓非每當心情不好,就來菜園子裏逛逛。

在鹹陽學宮住了幾日,韓非又與人吵了一架,沒吵完對方就喊著“不和結巴吵架”跑了。他心情郁悶,從鹹陽學宮回來請假回住處,調整心情。

“朱、朱襄公!你怎麽在這?”韓非許久沒見到朱襄,手一抖,差點把水桶打翻。

“這是我家,我不在這在哪?”朱襄先開了句玩笑,才道,“我三日前就回來了。範公生病了居然不告訴我。”

韓非紅著臉道:“應侯、應侯不讓。”

“我沒怪你。”朱襄對韓非招了招手,“聽說你在學宮裏交了個叫李斯的友人,他衣衫不解地照顧生病的你,是個好人?”

朱襄雖然很忙,但也沒忘記打探鹹陽學宮中正籍籍無名的李斯、張蒼。

張蒼在鹹陽學宮中沒什麽存在感,連風流的名聲都還沒打出來。李斯倒是挺有名氣,但居然是以無微不至照顧暴躁小結巴韓非而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