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清茶桂花糕(第4/6頁)

蔡澤嘆氣:“好了好了,別聚在一起,你看到宮人驚恐的眼光了嗎?政兒也在這裏,不要給政兒造成不好的影響。”

嬴小政老氣橫秋道:“蔡伯父放心,我已經習慣了,不會受影響。”

就算舅父阿父伯父做出在光天化日之下,聚在鹹陽宮廣場的正中央大聲密謀這種蠢事,他也不會受影響。

他不會犯蠢,絕對不會。

蔡澤拍著嬴小政的肩膀欣慰道:“甚好,甚好。”

他看著嬴小政,就像是看到淤泥中開出的蓮花,一群東倒西歪的歹竹中唯一身姿挺拔的好筍。

秦國未來的希望,就全在政兒身上啊。

案牘勞形後正在宮裏散步的秦王柱納悶地指著遠方的那一群晚輩,扭頭對荀子疑惑道:“他們是在幹什麽?”

荀子恭敬道:“他們是在找揍。”

秦王柱:“……寡人準了。”

荀子氣勢洶洶地沖了過去。

秦王柱深深嘆了口氣。果然自己是不是對晚輩太縱容了,搞得鹹陽宮內氣氛怪怪的。君父在位的時候,鹹陽宮多麽肅穆啊。

他搖頭晃腦,唉聲嘆氣,然後帶著笑容愉快地去圍觀晚輩被荀子揍。

黃歇萬萬沒想到,他進入鹹陽別宮拜見特意等候在花園中的朱襄時,朱襄先遭遇了荀子的戒尺洗禮。

荀子逼著朱襄換了一身能夠彰顯出他氣質的衣服,親自為朱襄選了玉冠,並且挑選了腰間的配飾和長短劍。

秦國的貴族與六國不同,原本不佩戴長劍,只佩戴短劍。

秦人曾經與戎狄混居,他們的貴族佩戴的短劍是吃飯的時候用來割肉的。能佩戴短劍,就代表他們每餐都有肉,所以是身份的象征。

不過後來秦國東出,接納了中原文化,秦國的貴族們也逐漸佩戴起長劍,不過短劍仍舊是必備。

荀子制定秦禮的時候,還專門為秦人短劍和長劍都佩戴進行了修飾。他讓朱襄將長劍短劍都佩戴齊全,就是在穿著上向春申君表明他已經完全融入秦禮。

不僅是長短劍,朱襄身上每一處配飾,都彰顯著秦國獨特的禮儀文化。

朱襄聽荀子在他耳邊絮絮叨叨,有一種自己在聽宮鬥文的感覺。

挽個什麽發型,發髻上插什麽發簪,發簪上吊幾顆珠子,臉上擦什麽胭脂,身上佩戴什麽環佩,環佩是什麽顏色有什麽圖案……衣冠配飾上的細碎,全都是禮儀的體現,全都是無言的交鋒。

朱襄:“……其實春申君可能注意不到。”

荀子怒瞪。

朱襄乖乖閉嘴,繼續聽荀子念叨,並且在荀子念叨之後接受荀子考試。

他要將自己身上每一處配飾,衣服上每一處花紋代表的含義都記清楚,這樣在面對春申君的時候,才會更有底氣。

但朱襄真的不認為,春申君會注意這些。

他又不是和春申君在宮鬥。

在朱襄疲憊的神情中,荀子結束了對朱襄的臨陣輔導,忐忑不安地放朱襄去與戰國四大公子之一的春申君見面。

荀子的眼神,就像是看著自己不靠譜的弟子去挑戰武林盟主似的。

在戰國士人眼中,四大公子確實是武林盟主級別。

孟嘗君早就去世,平原君已經老病漸危,信陵君遭遇了打擊閉門不出,現在戰國時還遊走世間的四大公子只剩下春申君。

春申君還並非宗室,是以一介士人身份躋身四大公子行列,可見其能力。

現在戰國中替代了四大公子的後起之秀便是長平君朱襄,舉世聞名的朱襄公。

有人說,長平君就是第五大公子;也有人說,長平君可能會超越四大公子。

無論何種說法,朱襄在天下士人心中,就是引領戰國貴族的新的人選,也是秦國能吸納人才的關鍵。

如今新貴和舊貴正面交鋒,荀子怎麽能不緊張?

他本來以為朱襄功課學得極好,春申君又有求於他,身處弱勢,可能問題不大。

但他仍舊心裏忐忑,所以和秦王柱一同前來叮囑朱襄。

結果,他就看見朱襄和太子等人在鹹陽宮某處廣場正中央大聲密謀,仿佛對即將到來的大戰完全沒有準備。

荀子當即心態有點崩。

這豎子!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不可塗墻也!

“荀子,別擔心,朱襄公待客的禮數從未出過錯。”韓非被荀子的黑臉嚇得都不結巴了。

荀子深呼吸,深呼吸,然後冷哼一聲:“希望他別出錯,否則……”

韓非好不容易從病床上堅強地爬起來,不再去咒罵韓國朝堂上那群庸人讓韓王丟人現眼。他差點又被荀子嚇得躺回去。

否則什麽?荀子你說話別說一半啊,好嚇人!

今天的年輕韓非,仍舊在荀子身旁瑟瑟發抖。

朱襄待客確實是靠譜的。

他明白荀子的意思。不就是裝逼嗎?裝逼多簡單?他輕輕松松就能把春申君唬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