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老秦王誘餌(第3/6頁)

至少除了他的老母親,沒有誰天天盯著他少吃了一口飯、該增減衣服、臉色似乎不對、是不是認床。

朱襄甚至還眼尖地看到他的衣服不適合當地,讓人給他重做了幾身衣服鞋襪。

王翦看著朱襄滿臉慈祥的表情,又看了看聳肩膀的嬴小政,總覺得朱襄不是把他當友人,而是當子侄。

難道是因為公子子楚身體羸弱需要照顧,公子政年紀幼小需要照顧,所以朱襄習慣性地把對待所有友人的態度都往公子子楚和公子政這方面靠?

真是可怕……

“習慣就好。”嬴小政道。

王翦想捂耳朵,他已經害怕聽到“習慣就好”這四個字了。

子楚私下向朱襄“嘲笑”王翦:“他真的很厲害?我怎麽覺得他有些過分憨厚了?”

朱襄差點笑出聲。憨厚?你說這個能讓秦始皇連夜驅車嚶嚶嚶抱大腿的秦國老將軍憨厚?

“他只是不習慣。”朱襄道,“等他習慣……”

子楚道:“‘習慣就好’。別說了,我都快聽吐了。你沒見到他一聽你和政兒你唱我和‘習慣就好’,就會臉色發白?”

朱襄忍不住了,他笑出了聲。

欺負歷史名人,還是這種後世會有很兇殘名聲的歷史名人真有趣。看來他還需要多備一個黑歷史小本本,記錄友人們的黑歷史。

比如王翦的“憨厚”。

“我看楚人很快就會派出小股軍隊騷擾我們,到時候讓他領兵試試,你就知道他厲不厲害。”朱襄道,“秦國的楚國外戚一定會偷偷告訴楚國人秦王來了楚地。”

子楚臉色一沉:“那是叛國。秦王出事,對他們有何益處?”

朱襄道:“有。如今的秦王壓制楚國外戚,而太子性情憨厚,又寵愛華陽夫人,楚國外戚恐怕更想讓太子柱當秦王。”

子楚:“……”

他皺眉沉默了許久,道:“他們難道認為楚人能夠攻破秦人的舟師?”

朱襄道:“試試而已,又不會有太大害處。就算攻不破秦國舟師,能嚇唬嚇唬秦王也不錯,說不定秦王膽子小,在戰場上被嚇破膽生病了呢?”

子楚無語。

你說誰在戰場上嚇破膽生病呢?你是不是忘記秦王和你是在長平初識?

朱襄看出了子楚心裏的吐槽,道:“秦王當然不會被嚇到,但他們又不知道秦王不會害怕。大部分國君都會被嚇到。”

子楚道:“他們會派多少兵?”

朱襄攤手:“這我哪裏知道?有可能他們覺得不可能擒獲秦王,白費功夫,就只派人小股騷擾;也有可能楚王想玩一個大的?春申君是一個非常激進的人,若他能說動楚王,那我們就要準備一場大戰了。”

江東吳越貴族富裕,與楚國貴族交流較多。朱襄來到江東後,詳細收集了春申君的資料。

他腦子裏沒有多少對春申君的了解,所有春申君的詳細資料都是在這個時代得知。在詳細收集了春申君的資料之後,朱襄推斷出,春申君能以一介小貴族成為楚國封君和權臣,與其他國家的宗室子弟並列戰國四大公子之列,本身是一個賭性極大的人。

春申君之前一系列立功行為,全部是以命相搏一個微小的機會,仿佛在刀尖上起舞。

他在楚國沒有根基,鞏固地位需要不斷立功勞。所以他是楚國最激進的戰爭派,很希望楚國能持續出兵。

如果春申君知道了老秦王在江東之地,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說不定會親自督軍前來攻打江東之地。

朱襄的猜測並無錯誤。

歷史中的春申君確實是個激進派。邯鄲之戰後秦國衰退,與秦國的戰鬥基本都是春申君主導。

當子楚登基後,他們結成聯軍攻打秦國,又又又被秦國的離間計給逼了回去。楚國出了大量人力物力卻顆粒無收。楚國大貴族趁機發難,訓斥春申君窮兵黷武,得罪了秦國,給楚國帶來了危險。

楚王信了,春申君一度被楚王冷落。楚國國都繼續東遷,一路遷徙到了壽春。

雖然春申君後來被起復,但淮北的封地改成了江東。

淮北是中原,江東還未開發完畢。可見楚王對春申君已經不如以前信任。

不過正因為有了此次改封,“申城”一詞才出現。

現在“申城”估計沒了,不知道會不會改成“牧城”“將軍城”“朱襄城”之類奇奇怪怪的名字。

聽了朱襄的分析,子楚按住額頭:“看來楚國人或許真的會出兵了。春申君在楚國勢大,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你有什麽愁的?李牧蒙武王翦,隨便拎出來一個,他們都打不過。三個人湊一起,秦國要是能湊出五十萬大軍,楚都都給他們推平。”朱襄滿不在乎道,“你就在安全的大後方踮著腳尖看而已,政兒都不怕,難道你還害怕?”